中医皮肤科学 2015年11月04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医皮肤科学为中医外科学的分支学科[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7. 。中医皮肤科学是研究皮肤疾病诊治与预防的中医外科学[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是用中医理论阐述皮肤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的一门临床学科[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7. 。中医对皮肤病的症状和流行情况很早以前就有大量的记载,但历代古典医书中,皮肤病隶属于外科学范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7. 。皮肤病是指肉眼能察觉到的,出现在皮肤上的各种颜色、形态和感觉异常的疾病,包括生物源性(疥、疣、麻风等)、变态反应性(漆疮等)、职业性(手足皲裂等)和其他类皮肤病(白癜风、斑秃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7.

中医皮肤科学用中医理论阐述皮肤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与预防的一门临床中医外科。皮肤病渊源已久,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中即有“疥”,“疕”等皮肤病的记载。周礼(约公元前1122年左右)记有:“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疳首疾,夏时有痒疥疾……”又“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疠”。说明当时对于一些皮肤病的流行季节已有详细观察。但历代古典医书中,皮肤病隶属于外科学的范畴。皮肤病是指肉眼能够察觉到的、出现在皮肤上的各种颜色、形态和感觉异常的疾病,包括生物源性皮肤病(疥疮、麻风、浸淫疮、疣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漆疮等)、职业性皮肤病(手足皲裂疮、水渍疮等)和其他类皮肤病(翻花疮、白癜风、瘙痒病、痤疮、斑秃、酒渣鼻等)。中医皮肤科学的近著有赵炳南的《简明皮科病学》等。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