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痹 2015年06月02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仲夏痹为手太阳经筋病候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这是以手足阴阳之筋应四时、十二月。手太阳痹症多发于五月(仲夏)。[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9.

《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五月(指农历)之时,故名之曰仲夏痹也。”详见手太阳经筋病候条。

参见手太阳经筋:

手太阳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起于手小指上,结于腕背的腕骨部,上行前臂内侧,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髁)后,以手指弹该处(尺神经所在),有酸麻感传至小指上,再上行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行于腋后缘,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之前,结于耳后乳突;由此分出一支进入耳中;直行的从耳后向上至耳上部,再下行结于下颔处,又上行连属目外眦。另一分支从颈部分出,向上经过下颌关节,沿耳廓前向上连属目外眦,上行于前额,结于额角。其病症为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引疼痛,耳鸣且痛,目闭良久才能视物,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7.

手太阳经筋[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7.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