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蹻脉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阳蹻脉(阳跷脉),奇经八脉之一。出《灵枢·寒热病》。

跷者足也,奇经涉及足者之名,阳者以其所行循阳经也,故阳跷者是谓循足诸阳经而行,即足太阳膀胱经之别脉也。

脉经穴道

(1)足太阳膀胱经部分:阳跷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在外踝正下缘五分骨陷中之申脉穴,再往后下斜至足跟之仆参穴,由后脚跟仆参穴直上行,经昆仑穴(外踝后跟腱前凹陷处)、跗阳穴、飞阳穴,再转小腿背外后承山穴,循腿背上行经委中、殷门、承扶穴,再往上行与足少阳胆经交络。

(2)足少阳胆经部分:阳维脉再上行至腹胁软骨末端下八寸处,即髂骨侧与足少阳胆经之居髎穴相交。循腹外侧上行至肩部,与手阳明大肠经相络。

(3)手阳明大肠经部分:至肩胛肩峰前下方(举臂时有凹陷处),与手阳明大肠经之肩腢穴相会。从肩腢穴上行,至肩端肩锁关节上方有凹陷处之巨骨穴。由肩胛处往后下行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会。

(4)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及阳维脉部分:阳跷脉行至巨骨穴再翻滑过肩胛后,至大骨下肩胛岗下际凹陷处,与手足太阳、阳维等相会于臑俞穴。至此阳跷脉再循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上行至嘴吻处。

(5)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部分:阳跷脉由手太阳小肠经臑俞穴再络回肩峰手太阳小肠经之肩腢穴,络手阳明大肠经锁骨上窝中点上一寸许之天鼎、喉结正中旁三寸之扶突穴,络足阳明胃经上脸颊侧面及口吻旁四分之地仓穴。再上行至眼中线直下,平鼻翼下缘之巨髎穴,最后达眼下七分,即足阳明胃经与任脉之承泣穴。

(6)阴跷脉部分:阳跷脉行至此,又与手、足太阳、足阳明与阴跷,会合于眼内眦外一分处之睛明穴。

 

 奇经阳跷脉经筋图

循行路径

阳跷脉起跟中,上合三阳(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外踝行,从胁循肩、由颈至頄鼻旁,属目内眦太阳经。

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阳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指明该脉自足根部外侧的申脉穴起始,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经髋、胁、至肩膊外侧,沿颈上至口吻,至目内眦,与太阳、阴蹻脉会合,再上行经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阳蹻脉

 

 

循行路线:

起于跟中

循外踝

从胁上行

循肩入缺盆

入颈上出入迎之前

属目内眦

上行下耳后

入风池穴而终

 

 奇经阳跷脉经别循行路径图

 

疾病症候

该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失眠,目痛从内眦始等。

患阳跷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阴气不足,阳气偏盛,常不见眠。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用户喜欢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