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草目 2010年10月2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心草目(Juncales)包括莎草科、灯心草科(Juncaceae)等4科。在以往的系统中莎草科大多单立莎草目,也有与禾本科共同组成莎草目(如Cronqist系统)。因与灯心草科(Juncaceae)均具秆实心、叶3列、无草酸钙结晶、染色体具弥散式着丝点等特征,Judd等人将莎草科置于灯心草目。

莎草科(Cyperaceae,Sedge Family)

本科为广布全球的一个草本大科,约120属4500多种,主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8属5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其经济意义不及禾本科重要,但荸荠可作水果或蔬菜,有些植物可药用或供编织草席等用,然而有不少为农田杂草。

科的特征 多年生,少为一年生草本,常具根茎;地上茎(秆)多为三棱形,实心;叶基生或秆生,常排成3列;叶片条形,基部叶鞘闭合,或叶片退化而仅具叶鞘。花小,2~多朵集成小穗,单一或再排成各种花序,花序下通常有1~多枚叶状、刚毛状或鳞片状总苞片;花两性或单性,生于鳞片(颖片)的腋内,鳞片在小穗轴上2列或螺旋状排列;花被缺或退化成下位刚毛或下位鳞片;雄蕊3(少1~2);雌蕊2~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1胚珠。小坚果或瘦果,有时为苞片形成的囊包所包被,种子有胚乳。染色体:X=5。花粉1~4孔。

本科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两性或单性、小穗排列方式、花鳞片的排列方式、花柱基部是否膨大、柱头数目、小坚果是否具囊苞和下位刚毛等性状。

莎草属(Cyperus)秆散生或丛生,叶基生。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有时缩短成头状,叶状苞片数枚;小穗2~多数,穗轴宿存,鳞片两列,无下位刚毛;花两性,柱头3(极少2);小坚果三棱形。380种,我国有30多种。莎草(香附子,C. rotundus L.),广布各地,为恶性杂草之一,也是飞蝗、花稻虱及稻纹枯病的中间寄主。块茎药用或提取香附油作香料。碎米莎草(C. iria L.)、异型莎草(C. difformis L.)、扁穗莎草(C. compressus L.)等为江南各地常见田间杂草。此外,伞草(C. papyrus L.),常栽培作观赏。

荸荠属(Heleocharis)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有的根状茎顶端膨大成球茎;秆丛生,圆柱形或四棱柱形,只有叶鞘无叶片;无总苞,小穗单个顶生,花两性,下位刚毛7枚;柱头3,花柱基三角形;小坚果棕色。荸荠[H. tuberosa (Roxb.) Roem. et Schult.]广为栽培,球茎供食用。同属的牛毛毡[H. yokoscensis (Franch. et Sav.) Tang et Wang]为水田的矮小杂草,也是水稻铁甲虫的寄主。

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秆常丛生,叶基生;聚伞花序顶生;花两性,无下位刚毛,花柱基部膨大,常易脱落,柱头2~3。约130种,我国有47种,广布。水虱草[F. miliacea (L.) Vahl.]、烟台飘拂草(F. stauntoni Dabea. et Franch)、两歧飘拂草[F. dichotoma (L.) Vahl.]等,多为稻田或路边湿地常见杂草。

苔草属(Carex) 小穗1至多数,单生或组成穗状、总状花序;花单性,雌雄同株,稀异株;鳞片螺旋状排列;小坚果具囊苞,无下位刚毛。约1500~2000种,世界广布,我国约400种,大多是水边湿地或山地森林草本层的常见植物。乌拉草(C. meyeriana Kunth)分布于东北,秆可作填充物、编织或造纸用,为早年“东北三宝”之一;穹隆苔草(C.gibba Wahlenb.)、垂穗苔草(C. dimorpholepis Steud.)和短尖苔草(C. brevicuspis Clarke,图6-127 )等为田边、路旁常见杂草。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