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痈 2009年01月0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胁痈   病名。痈肿之发于胁部者。出《医学入门》卷六。又名穿胁痈、胁疮。多因肝胆经火毒郁结所成,常见于体质素较虚弱之人。好发于软胁部,其初起形大如梅如李,逐渐生长增大,色红赤,灼热痛,症见迅速,易成脓,易破溃,脓汁黄稠,病程较胁疽短。治宜清热解毒,疏肝泻火。内服可选柴胡清肝汤加减,或以地榆、金银花、川贝、当归、穿山甲、赤芍、夏枯草、牛旁子、地丁、鲜菊花根煎服。若已成脓者,宜早作切开引流,可用托里透脓散。参见外痈条。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