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疽·寒湿阻络证 2017年06月3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定义

脱疽·寒湿阻络证(gangrene with pattern of cold-dampness obstructing collateral)是指寒湿阻络,以患趾(指)喜暖怕冷,肤色苍白冰凉,麻木疼痛,遇冷痛剧,步履不利,多走则疼痛加剧,小腿酸胀,稍歇则痛缓(间歇性跛行),舌苔白腻,脉沉细,趺阳脉减弱或消失为常见症的脱疽证候[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关于脱疽

脱疽(gangrene)为病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5.[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0.。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5.。又名脱骨疽、脱痈、脱骨疽、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5.。是指发生于四肢末端,局部疼痛、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死脱落的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多发于足趾,溃久则趾自落、故名脱疽[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5.。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

在《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脱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变[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5.

详见脱疽条。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