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天麻散

处方

天麻、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槐实子(炒)、羌活、防风(去叉)、蔓荆子、白藓皮、晚蚕沙(炒)、枳壳(麸炒)、威灵仙(去苗土)、甘草(炙),各一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体虚腠理开,为风邪所中,遍身淫濯如锥刺。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圣惠方》卷十:天麻散

处方

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脐)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干蝎(微炒)石膏 白附子(炮裂)天南星(炮裂)各15克 雄黄7.5克(细研)麝香3克(细研)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中风,筋脉掏急。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生姜汤调下,日三四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

《卫生宝鉴》卷十九:天麻散

处方

半夏21克 老生姜 白茯苓(去皮)白术各9克 甘草(炙)9克 天麻7.5克

制法

上药锉为末,用水150毫升,瓷器内同煮水干,焙为末。

功能主治

熄风化痰。治小儿急慢惊风,大人中风涎盛,半身不遂,官语艰难,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4.5宽,生姜、大枣汤调下,不拘时候;大人服9克。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九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吴氏集验方》

组成

川乌1两(生),桂半两(生,去粗皮),半夏半两(生),天麻1分(生),天南星半两(炒)。

主治

震风心邪。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酒1盏调下,1日3次,饥饱相夹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用药禁忌

忌猪肉、毒物。

《圣济总录》卷十八

组成

天麻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藁本(去苗)半两,乌蛇(酒炙,用肉)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芎半两,菊花(未开者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半两,干姜(炮裂)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甘草(炙)半两,阿胶(炙令燥)半两,白鲜皮半两。

主治

恶风。

用法用量

每日空服温酒调服2钱匕,渐加至3钱匕,1日2次,春、夏煎当归酒调下;秋、冬煎蒲黄酒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王氏集验方》

组成

天麻花细末(根茎亦可)。

主治

产前产后三十六种病。

用法用量

温酒调下,食前。

《外科精义》卷下

组成

藜芦5钱,天麻5钱,狼毒5钱,白芷5钱,(艹网)草5钱,钓苓根5钱,草乌头5钱,贯仲5钱,细辛5钱,雄黄2钱,轻粉1钱。

主治

白秃疳疮,及风毒疥癣。

用法用量

每用药半两,纸1重绵裹,油3两,浸3日外,蘸指擦患处,如稍干,添油1两;添至3两,换药。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直指》卷二十四

组成

天麻3钱,川芎3钱,川升麻3钱,半夏(制)3钱,防风2钱,细辛2钱,羌活2钱,荆芥穗2钱,蝉壳(去嘴足)2钱,甘草(焙)2钱。

主治

风热瘾疹。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3片,井水煎服。

加减

挟寒者,加官桂;挟暑者,加柴胡、黄芩;挟湿者,加茯苓、苍术。

制备方法

上细锉。

《圣惠》卷二十一

组成

天麻半两,腻粉半两,干蝎半两(微炒),硇砂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细辛半两,川乌头半两(生用,去皮脐),羌活半两,蝉壳1分(微炒)。

主治

破伤风。牙关急硬,腰背强直,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腻粉,都研令匀。

《圣济总录》卷十九

组成

天麻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麻黄(去根节)3分,白花蛇肉(酥拌,炒)3分,防风(去叉)3分,细辛(去苗叶)3分,芎3分,菖蒲3分,荆芥穗3分,黄耆(锉)3分,桑根白皮(锉)3分,蒺藜子(炒,去角)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3分,牛黄(研)1分,麝香(研)1分。

主治

皮痹。肌肉不仁,心胸气促,项背硬强。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薄荷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与研者3味拌匀,再罗。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组成

天麻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炙)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麻黄3两(内2两去节,1两不去节),芜荑仁(炒)4两,柴胡(去苗)4两,秦艽(去苗土)4两,鳖甲(去裙襴,醋炙)4两,藁本(去苗土)4两,前胡(去芦头)4两。

主治

虚劳风气不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1日2次。

制备方法

上锉细,如麻豆大,用猪脊骨1条全者,锉,入好酒1斗,同熬候干,去骨,将药焙干,捣罗为散。

《普济方》卷二八一引《十便良方》

组成

天麻、防风、细辛、芎、干葛、僵蚕各等分。

主治

风癣。

用法用量

上捣羊蹄根汁,调2钱成膏。以热酒浸动,食后服。以羊蹄根汁搽疮上。

《圣惠》卷十九

组成

天麻1两,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麻黄3分(去根节),防风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微炒),羌活2分,独活3分,木香半两,细辛半两,芎半两,羚羊角屑半两。

主治

中风失音不语,手足不遂。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半中盏,酒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宣明论》卷三

别名

川芎天麻散

组成

川芎半两,细辛半两,苦参半两,地骨皮半两,菖蒲半两,何首乌半两,蔓荆子半两,薄荷叶半两,杜蒺藜半两,牛蒡子半两,荆芥穗半两,蚵蚾草半两,威灵仙半两,防风半两,天麻1两,甘草2两(炙)。

主治

头顶痛,头面肿拘急,风伤荣卫,发燥热。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用蜜水或茶、酒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

附注

川芎天麻散(《普济方》卷四十五)。防风下“各半两”,原脱,据《普济方》补。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组成

天麻半两,荆芥穗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白僵蚕(炒)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延胡索半两。

主治

产后中风,口眼喎斜,筋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薄荷酒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散,研匀。

《圣济总录》卷一五○

组成

天麻(酒炙)1两,乌蛇肉(酒浸,炙)1两,麻黄(去根节)1两,桂(去粗皮)1两,独活(去芦头)1两,芎1两,白附子(炮)半两,天南星(炮裂)半两,白僵蚕(炒)半两,羚羊角犀半两,柏子仁(别研)半两,麝香1钱(别研)。

主治

妇人中风如角弓,腰背反张,语涩壅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生姜、薄荷自然汁化开,再用温酒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散,和匀。

《圣济总录》卷十三

组成

天麻半两,白附子(炮)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麻黄(去节,先煮,掠去沫,焙)半两,芎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蒺藜子(炒)1两半,白鲜皮1两,黄芩(去黑心)1两,秦艽(去苗头)1两,升麻1两。

主治

热毒风攻注,四肢(疒帬)痹,皮肤瘙痒,筋脉拘急,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良久温酒调下。渐加至3钱匕。

制备方法

上为散。

《普济方》卷一四四引《博济》

组成

天麻3两,乌头1两半,天南星2两,防风1两,白附子1两,雄黄半两,麝香少许。

主治

伤寒浑身壮热,百节疼痛,头昏重,面赤气粗,脉息洪大。

用法用量

每服1匙,温酒调下,并吃2-3服。汗出立愈。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圣惠》卷七十四

组成

天麻1两,独活1两,白僵蚕3分(微炒),白附子3分(炮裂),麻黄1两(去根节),羚羊角屑3分,半夏半两(汤浸洗7遍,去滑,以生姜半两去皮,同捣,炒令干),防风3分(去芦头),犀角屑半两,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铅霜1分(研入),龙脑半两(研入)。

主治

妊娠中风,牙关紧急,身体强直,言语不得,痰涎壅滞,心胸闷乱。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竹沥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