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气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顺气散

处方

甘草 茯苓各120克 白术 厚朴各180克 干姜60克 陈橘皮90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气逆呕呃。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

《古今医统》卷八十五:顺气散

处方

陈皮3克 枳壳 槟榔 大腹皮各2.1克 紫苏茎叶2.4克 白术3克 赤茯苓3克 甘草0.9克 桑白皮2.4克

功能主治

理气除满。治妊娠胸膈满闷,气壅喘嗽,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煎服。

摘录

《古今医统》卷八十五

《嵩屋尊生》卷七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白术1钱,茯苓1钱,青皮1钱,白芷1钱,陈皮1钱,乌药1钱,人参1钱,炙草5分,香附3钱。

主治

昏迷痰塞,牙紧似中风,身冷无汗。

用法用量

先用苏合丸,继服此药。

《博济》卷一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炒黄)、茴香(炒)、陈皮(浸,去瓤,焙)、苍术(米泔浸1宿,炒)、枳壳(汤浸,去瓤,麸炒黄)、川芎(炒)、桔梗、杏仁(去皮尖,炒)、白芷(炒)、甘草(炙)、麻黄(去节)各等分。

主治

伤寒脾胃气不和,汗前汗后,呕逆腹胀,虚气攻刺,心胁疼痛,及治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葱白3寸,生姜2片,大枣2枚,同煎至7分,热服。若手足逆冷,呕恶,有阴毒伤寒之证,急并3-5服,自然回阳顺气汗出。如服了觉身热汗久未行,却并服金沸散表之。年老伤寒,不间阴阳二毒,并先服本方2-3服,后服金沸散表汗。又少壮者,若是阳毒,并先表汗,后用此药。

制备方法

上为末,杏仁别研,一处和匀。

《伤科要法》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木香3钱,甘草3钱,沉香3钱,桔梗3钱,血竭3钱,枳壳1个,槟榔1个,苏子2钱,莱菔子2钱。

主治

打扑损伤,不省人事者。

用法用量

上以水2钟,加生姜3片,水煎服,不效再服。

附注

方中枳壳用量原缺。

《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槟榔1两,厚朴1两(制),苍术1两(炒),青皮1两(炒),陈皮1两半,香附1两半(炒),木香1两,枳壳1两(炒),甘草5钱,砂仁1两(炒),生姜7片。

主治

气郁腹痛,脉沉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薤白3枚,煎汤化下。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各家论述

湿伏气滞,妨碍肝脾三焦之气不能布护,故腹痛不止焉。苍术燥湿强脾气,槟榔破滞下逆气,厚朴散满宽中气,枳壳破滞化膈气,青皮破气平肝,甘草缓中和胃,陈皮理胃气,木香醒脾气,香附调气解郁,砂仁开胃醒脾也。加以生姜之温散,更用薤白之通阳,为散煎服,安有气不调,湿不化,腹痛不止之理乎?此调气解郁之剂,为气滞湿伏腹痛之专方。

《医统》卷八十五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陈皮1钱,枳壳10分,槟榔10分,大腹皮10分,紫苏茎叶8分,白术1钱,赤茯苓1钱,甘草3分,桑白皮8分(一方有诃黎勒)。

主治

妊娠胸膈满,气壅喘嗽,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上用水1钟半,煎服。

《解围元薮》卷四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苦参皮2斤,乌药4两,防风4两。

主治

三十六种大风诸恶危症。

用法用量

每服3钱,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脉因证治》卷下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川朴1两,大黄4两,枳壳2钱,赤芍药。

主治

消中能食,小便赤。

附注

本方赤芍药用量原缺。

《杨氏家藏方》卷五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乌药10两(锉细),麻黄(去根节)3两,枳壳3两(麸炒,去瓤),桔梗(去芦头)5两,香白芷5两,川芎5两,甘草(炙)5两,白术5两,陈橘皮(去白)5两,人参(去芦头)1两,干姜(炮)1两半。

功效

调荣卫,进饮食,去虚风,行滞气。

主治

男子、妇人气血衰弱,虚风攻注肌体,头面、肩背刺痛,手脚拳挛,口面斜,半身不遂,头目旋晕,痰涎壅盛,语言謇涩,行步艰辛,心忪气短;客风所凑,四肢拘急,鼻塞头疼;或脾气不和,心腹刺痛,胸膈不快,少力多困,精神不爽,不思饮食,呕逆恶心,霍乱吐泻;胎前产后,气虚百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煎至8分,空心、食前温服;如伤风鼻塞头痛,加葱白3寸,薄荷5叶同煎;妇人血气,加当归少许同煎。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方名

顺气散

别名

顺气煮散

组成

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瓤,焙),白术1两,半夏1两(汤洗14遍),干姜半两(炮裂),甘草半两(炙)。

主治

脾脏虚冷气,腹胁胀满,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5片,大枣2枚,同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顺气煮散(《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丁时发传》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人参1分,藿香1分,丁香1分,茯苓半两,干葛半两,甘草(炙)半两,天台乌药半两,红橘皮1两。

主治

小儿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水6分,加大枣1个,生姜1片,同煎取3分,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理瀹》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苍术1钱,厚朴1钱,青皮1钱,陈皮1钱,缩砂仁1钱,丁香1钱,木香1钱,良姜1钱,干姜1钱,茴香1钱,姜3片,枣1枚。

主治

脾胃虚寒,心腹刺痛、泄泻。

用法用量

上炒熨脐腹。

《博济》卷三

方名

顺气散

组成

甘草4两(炙令黄),白茯苓4两,白术8两,附子2两(炮,去皮脐),干姜1两(炮),陈橘皮2两半(去白)。

功效

平胃调气,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以水1盏,加荆芥少许,煎至7分,热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