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腭痈 2015年08月22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上腭痈为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

痈生于口内上腭处·上腭痈

上腭痈系指痈生于口内上腭处。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多由少阴、三焦积热而成。症见口中上腭肿起,状若紫葡萄悬于上腭;或寒热大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鼻中时出红涕,语言、吞咽均感困难,患者欲仰面而卧。《医宗金鉴》卷六十六:“上腭痈若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舌难伸缩鼻红涕,口难开合寒热增。”若壮热神昏谵语者,为邪毒内陷之候,舌苔黄、脉数有力。治宜解毒、泻热、消肿。可用黄连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或待脓熟时以刀针刺破排脓。[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4.

生于悬雍垂局部的痈肿·上腭痈

上腭痈指生于悬雍垂局部的痈肿[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4. 。悬痈即上腭痈。多由火毒炽盛所致。症见除上腭肿起、疼痛、色红,饮食吞咽均感不适外,或见身发寒热,口渴,舌苔黄,脉数等症。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毒生于上腭,形如紫李,坠下抵舌,其人口不能言,舌不能伸,头不能低,仰面而立,鼻中时出红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8.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