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2016年06月30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热:1.热邪;2.热证;3.治疗方法;4.药物寒热温凉的四气之一;5.温暖;6.人体体质类型的特点之一;7.熏蒸。温养。

热邪·热

热意指热邪[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7.。自然界六气之中的火热之气,为夏时主气。六淫中与火同一属性的致病因素[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7.。《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热证·热

热意指热证[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7.。辨证的八纲之一,各种原因引致阳气亢盛的病证[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7.。《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热。”《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黄帝内经素问·厥论》:“阳气独盛,故手足为之热也。”《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治疗方法·热

热指治疗方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7.。温法或祛寒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7.。《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论言治寒以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

药物寒热温凉的四气之一·热

热指药物寒热温凉的四气之一——热气[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7.。热性药剂有回阳、温中、祛寒等功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寒热温凉,衰之以属。”

温暖·热

热意指温暖。《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人体体质类型的特点之一·热

热意指人体体质类型的特点之一。属于阳盛,气多素质,能够耐寒。《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

薰蒸、温养·热

热意指薰蒸、温养。《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血气盛则充肤热肉。”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