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认知科学学会成立

历史事件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1年11月30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25家科研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在北京宣布成立。这标志着认知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学科将在中国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

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陈霖院士当选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中科院院士段树民、贺福初和郭爱克任副理事长。

会议期间,德国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大学教授Ernst  Poeppel,从神经科学角度谈了什么是认知科学,中科院院士张钹和北京大学教授朱滢分别从人工智能角度和心理学角度谈了认知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的挂靠单位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学会主要发起人、中科院院士陈霖介绍,认知科学是在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交叉融合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科学,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目前,我国认知科学的研究教育体系已经形成。认知科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萌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来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钱学森、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深刻洞察了它的科学价值,曾努力推动认知科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国家主席胡锦涛就认知科学的地位《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两次谈到。目前,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脑科学认知科学”作为我国8大科学前沿之一,得到了科技部、中科院、基金委的强力支持,以认知科学命名了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近20余个。我国从事认知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单位达上百家,遍及20多个省市区。这门新兴科学的发展,在客观上需要有全国性的一级学会来推动其高度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应运而生。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用户喜欢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