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医生成功移植永久人工心脏

历史事件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巴黎法新电)美国和英国的医生2000年9月8日宣布,首次为一名61岁的病人移植了一个革命型的永久人工心脏,这个只有拇指大的世界最小人工心脏将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救了过来。

这些医生还说,用微型钛金属制成的人工心脏为全世界千百万慢性心脏病人带来了希望。它是由世界第一个人造心脏 Jarvik 7的美国发明者罗柏·贾维克(Robert Jarvik)制造的,所以取名为贾维克2000(Jarvik2000),它的组件包括一个体积如“C”型电池大小的泵,重约90克。

不过这个价值10万美元(17万新元)的小装置并非取代人体心脏,实际上它只是附在心脏的左心室上。医生们说,在6月20日于英国牛津进行的手术中,一个贾维克2000泵被植入病人的胸腔。医生原本预计这个病人如果没有心脏移植,只能活几个星期。

在手术后的6个星期内,人工心脏维持了病人的身体循环功能,他的心脏和肝功能都获得改善,通过一些锻炼活动,他将能够重新开始正常生活。

手术后的病人没有出现心力衰竭症状,他的血压降低但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而人工心脏血细胞的损害极小,几乎微不足道。

由牛津拉德克利夫医院韦斯塔贝领导的医疗小组,在星期六出版的《刺血针》杂志上报告说:“一般来说,患有晚期心力衰竭而不适合移植手术的病人,医疗前景比较暗淡。我们的尝试为许多这样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他们还说,这种小装置“看起来适合于永久使用,为移植手术和健康复原提供帮助”。.

自从1985年首次被使用以来,人工心脏的发展可说是一波三折。早期的装置体积过大使用不便,人工泵会引起血栓,而病人与体外的机器通过管子相连,这又会造成感染。所以多年来人工心脏一直只作短期使用,帮助心脏病人维持生命直到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用户喜欢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