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应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普济方》卷三八一:立应散

处方

红枣30枚 信少许

制法

上将红枣去核,纳信末少许裹定,烧存性,放冷,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走马牙疳,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干掺牙疳疮上。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一

《济阴纲目》卷二:立应散

处方

香附90克(一半生,一半炒)棕皮30克(烧存性)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妇人血崩,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酒与童便各75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如治肠风,不用童便。

摘录

《济阴纲目》卷二

《百一》卷八:立应散

处方

高良姜1分,五灵脂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急心痛。

用法用量

每用1钱半,以醋1茶脚调匀,用百沸汤投半盏,连滓急服。

摘录

《百一》卷八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立应散

处方

井泉石半两,车前子半两,滑石半两,葶苈(纸上炒)1分,海金沙1钱。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膀胱热结,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食前新汲水调下。未通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立应散

处方

杨梅根皮(厚者,去粗皮)1两,川芎3钱,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

上为细末,研匀。

功能主治

风虫牙疼。

用法用量

每用1字,先含温水1口,次用药于两鼻内搐之。涎出痛止为效。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立应散

处方

棕灰3两,香附3两(醋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血崩,脉弦涩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米饮下。

各家论述

多怒多郁之人,肝气逆而不能摄血,故血不归经,崩下不止焉。香附调肝解郁,能行血中之气以调经脉;棕灰涩血固下,能止妄行之血以定血崩。为散,米饮调下,务使胃气调和,则肝郁自解,而天癸如度,血不妄行,何有崩下之患哉。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魏氏家藏方》卷九:立应散

处方

大硼砂半铢。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咽喉肿痛,语声不出者。

用法用量

用笔管吹入喉中。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九

《普济方》卷三九五:立应散

处方

盐2两,生姜1两。

制法

上同炒令转色。

功能主治

小儿干霍乱,不吐不泻,腹胀如鼓,心胸痰壅。

用法用量

3岁半钱,童便半盏,煎3分,去滓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五

《准绳·类方》卷七:立应散

处方

橡斗子1个,甘草3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冷泪。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熟水调下。

摘录

《准绳·类方》卷七

《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立应散

处方

鹅不食草(净洗)、香白芷(洗)、当归(去芦头,洗)、雄黄(别研)、川附子(炮)各等分,踯躅花减半。

制法

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和匀。

功能主治

内外障翳,昏涩多泪,及暴赤眼,一切目疾。

用法用量

含水搐鼻内,日3次,食后少空用。去尽浊涕眼泪为度。

摘录

《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

《百一》卷八,名见《医方类聚》卷九十二引《济生续方》

组成

玄胡索不拘多少(新瓦上炒微黄,不可焦)。

主治

妇人血刺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酒1盏,煎至7分服。不能饮者,以陈米饮调下,不拘时候;以酒调亦得。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九引《日华子本草》,名见《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组成

鹅粪。

主治

诸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外敷。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张涣方

组成

石榴花(取末,焙干)半两,干葛根(为末)半两,蒲黄(研)半两。

主治

小儿伤寒,血热妄行,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取生地黄汁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组成

麝香半钱(别研),乳香半钱(别研),黄柏末1钱,黄丹1钱(瓦上飞过,别研),白矾半两(瓦上飞过,别研),地龙粪1两(瓦上焙干,别研)。

主治

下疳疮。

用法用量

温水洗疮口,用绵挹干,用药掺患处,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元戎》

组成

麝香少许,蝎梢2钱,金头蜈蚣(分开晒干)。

主治

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

鼻内搐,随左右用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