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 2015年12月02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火针疗法:1.治疗方法;2.书名。

治疗方法·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又称燔针焠刺疗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用火针烧灼后刺激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所述以“燔针劫刺”治疗经筋痹证即指本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针灸聚英》指出,针具“烧令通红,用方有功”,且“必先安慰病人,令勿惊心”[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刺时要“切忌太深”,又“不可太浅”,“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这些要求现仍适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临床上对痈疽、瘰疬等,可深刺以排除脓液,对象皮腿、风湿痹痛及顽癣等宜予浅刺或叩刺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施术时,务必细心谨慎,深浅适当,叩刺均匀,动作敏捷,一刺即中[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并需避开血管及脏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头面部疾患忌用本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0.

火针疗法是用火将针具烧红,迅速刺入一定穴位或部位内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此法古称“焠刺”、“燔刺”,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临床多以此治疗风寒湿痹、痈疽及瘰疠等症。火针的针具种类很多,如圆利针或24号粗、2寸长的不锈钢针。也有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以及用钨合金所制的火针等。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现代多用酒精灯烧针,自针身向针尖逐渐烧红,然后迅速刺入选定的穴位内,随即迅速拔出。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5分;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1~2分。

书名·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为书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0. 。柴铁劬编撰[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0. 。中国民间疗法丛书[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0. 。2006年10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0.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