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蓟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圣惠》卷十:刺蓟散

处方

刺蓟1两,黄连2分(去须),黄芩1两,栀子仁3两,乱发灰1分,紫苏茎叶半两,阿胶2两(杵碎,炒令黄燥),甘草3分(炙微赤,锉),羚羊角屑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鼻衄不止,兼唾血。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下生地黄汁半合,生姜汁半合,和令匀,不拘时候服之。以愈为度。

摘录

《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一:刺蓟散

处方

刺蓟1两,赤芍药1两半,茅根2两,麦门冬3两(去心,焙),犀角屑1两半,甘草半两(生用)。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烦热,吐血不止,心胸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入藕汁半合,生地黄汁半合,更煎1-2沸,分为2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三十七:刺蓟散

处方

刺蓟1两,苦参1两,黄连(去须)1两,栀子仁1两,生干地黄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侧柏叶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鼻衄出血,经日不止。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刺蓟汤”。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七

《圣惠》卷七十:刺蓟散

处方

刺蓟3两,鸡苏叶2两,赤芍药1两,麦门冬2两(去心),赤茯苓1两,石膏3两,黄芩1两,茜根1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生干地黄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头痛壮热,心中烦闷,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青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苏沈良方》卷七:刺蓟散

别名

刺蓟汤

处方

大蓟根1两,相思子半两。

功能主治

鼻衄。

用法用量

刺蓟汤(《圣济总录》卷七十)。

临床应用

鼻衄王朝散女子,大衄一日,已昏不识人,举家发哭,用药皆无效。人有传此方,一服乃止。

摘录

《苏沈良方》卷七

《圣惠》卷十:刺蓟散

处方

刺蓟半两,土瓜根半两,子芩半两,蜡面茶1分,麝香半钱(研)。

制法

上为粗散,入麝香研令匀。

功能主治

伤寒,气毒热盛,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冷蜜水调下,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摘录

《圣惠》卷十

《圣惠》卷六

方名

刺蓟散

组成

刺蓟半两,川升麻半两,鹿角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羚羊角屑半两,青竹茹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生干地黄1两,甘草1分(生用)。

主治

肺壅热,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盏半,煎至1盏半,去滓,分温5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