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枕后位难产 2009年01月22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别名

Persistent occiput posterior position

疾病代码

ICD:O64.8

疾病分类

妇产科

疾病概述

持续性枕后位(persistent occipitoposterior)是由于分娩时,胎头以枕后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当胎头双顶径达到或接近中骨盆平面时,绝大部分可完成内旋转动作,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5%~10%直至分娩结束,胎头枕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仍然位于母体骨盆的后方。

1.症状

(1)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易导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及胎头下降停滞。

(2)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和排便感早。

(3)产妇易疲劳:与产妇未至宫口开全即不自觉屏气用力有关。

(4)宫颈水肿,产程进展缓慢。

(5)若在阴道口见到胎发,经过多次宫缩及屏气用力仍不见胎头继续下降,应想到可能是持续性枕后位。

疾病描述

持续性枕后位(persistent occipitoposterior)是由于分娩时,胎头以枕后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当胎头双顶径达到或接近中骨盆平面时,绝大部分可完成内旋转动作,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5%~10%直至分娩结束,胎头枕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仍然位于母体骨盆的后方。

持续性枕后位:多年来对持续性枕后位的概念,是指胎头以枕后位衔接于骨盆后,至中骨盆及盆底时仍不能自然旋转至枕前位,而持续于枕后位状态者,称持续性枕后位。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对滞产及困难的阴道手术会使母婴受到损害,较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困难的产钳术,已经逐渐被剖宫产术取代;有一部分枕后位经充分试产,胎头始终持续于枕后位未能衔接,不得不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症状体征

1.症状

(1)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易导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及胎头下降停滞。

(2)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和排便感早。

(3)产妇易疲劳:与产妇未至宫口开全即不自觉屏气用力有关。

(4)宫颈水肿,产程进展缓慢。

(5)若在阴道口见到胎发,经过多次宫缩及屏气用力仍不见胎头继续下降,应想到可能是持续性枕后位。

2.体征

(1)腹部检查:在宫底部触及胎臀,胎背偏向母体后方或侧方,前腹壁易触及胎儿肢体。若胎头已衔接,有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胎儿肢体侧触到胎儿颏部或面部。因胎背偏向母体后方或侧方,胎心音在脐下一侧偏外方易听及,即接近胎背所在部位听得最清楚。

(2)肛查:肛查盆腔后部空虚,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或前后径上,枕后位胎头后囟位于骨盆后方,前囟位于骨盆前方,触及前囟在骨盆右前方,后囟(枕部)在骨盆左后方则为枕左后位,反之为枕右后位。

(3)阴道检查:当宫口开全,出现胎头水肿、颅骨重迭致囟门扪不清时,可行阴道检查,根据胎儿耳廓及耳屏方向判定胎位,若耳廓朝向骨盆后方,则诊断为枕后位。

疾病病因

发生持续性枕后位的原因,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就产道、胎儿、产力叁大因素的相互关系看,持续性枕后位的形成,绝非单纯某一个因素而决定的,常常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

1.骨盆形态及大小异常

2.头盆大小不称妨碍胎头内旋转

3.胎头俯屈不良

4.持续性枕后位与宫缩乏力形成因果关系

病理生理

在无头盆不称及产力正常的情况下,多数枕后位及枕横位可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若不能转成枕前位,其分娩机制有以下几种情况:

1.枕后位 分枕左后位和枕右后位。胎头枕部到达中骨盆后向后旋转45°,使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一致,枕骨位于骶骨前,呈正枕后位。其分娩方式有以下2 种情况:

(1)胎头俯屈较好:胎头继续下降,前囟先露抵达耻骨联合下时,以前囟为支点,胎头继续俯屈使顶部及枕部自会阴前缘娩出,继而胎头仰伸,额、鼻、口、颏相继由耻骨联合下娩出。此种方式为枕后位经阴道助产分娩最常见的方式,多见于产力强、胎儿小、骨盆大的产妇。

(2)胎头俯屈不良:胎儿额部先露于耻骨联合下方,逐渐娩出鼻根部,以鼻根部为支点,胎头俯屈,从会阴前缘相继娩出前囟、顶部及枕部,继而胎头仰伸,从耻骨联合下娩出鼻、口、颏部,至此胎头全部娩出。因胎头以较大的枕额周径旋转,胎儿娩出较前一种困难,多需手术助产。

2.分娩机转与分娩方式 胎头取枕后位入盆,不能定为异常机转,因为其中多数胎头可向前转135°至枕前位,按枕前位机转完成分娩。部分枕后位不能进行向前旋转135°者,可发生以下3 种情况:①胎头在骨盆各个平面持续于枕右后位或枕左后位,如果胎头未衔接,或停留于+2 或+2 以上,人工旋转失败则阴道分娩可能性小,多需剖宫产结束分娩。②胎头向后转45°,使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一致,以低直后位下降到盆底,枕骨在骶骨前,前囟在耻骨弓下,胎头俯屈良好,以前囟为支点,使顶部、枕部自会阴前缘娩出,继而胎头仰伸,可以经阴道自然分娩;如果胎头俯屈不良,胎儿的额部先露出于耻骨联合下方,逐渐娩出鼻根部,以鼻根部为支点,胎头俯屈,娩出前囟,头顶及枕部,胎头再仰伸,继续娩出鼻、口、颏,最后胎头全部娩出,此种多见于产力强,胎儿小,骨盆大的产妇,可以经阴道自然分娩;如果胎头俯屈不良,胎儿的额部先露于耻骨联合下方,逐渐娩出鼻根部,以鼻根部为支点,胎头俯屈,娩出前囟,头顶及枕部,胎头再仰伸,继续娩出鼻、口、颏,最后胎头全部娩出。这种分娩方式较前者困难,须用产钳助产,但忌用胎头吸引器助产。③胎头向前旋转45o到盆底,形成胎头低横位,以持续性枕横位分娩。

诊断检查

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枕后位一般不难确诊,必要时可以结合B 超检查,利用超声影像了解胎头颜面及枕部位置,可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无须反复肛查和阴道检查。争取于产程早期发现枕后位,这样才能及时处理避免产程延长。

其他辅助检查:

1.超声显像检查

2.X 线诊断

鉴别诊断

1.产程异常伴枕前位

2.产程异常伴胎头高直位

治疗方案

枕后位应争取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产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产力是处理枕后位的关键,可推动胎头旋转及下降。改善产力,应根据产程的不同阶段做相应的处理,潜伏期宫缩乏力,可使用强镇痛剂哌替啶或地西泮,摒除明显头盆不称以后,必要时可用缩宫素;活跃早期可行人工破膜,同样在摒除头盆不称后,可静脉点滴缩宫素,使达到有效宫缩,争取胎头下降,经阴道助产。事实上,有的持续性枕后位形成时,可能并无头盆不称,也无产力异常,而是因为胎头俯屈不良,通过骨盆径线增大而产生的阻力,因此及早以手旋转胎头至枕前位,胎头俯屈,通过骨盆的径线缩小,产程可顺利进展。凡经过充分试产,并做了相应处理,达不到阴道分娩条件,不可拖延产程,应及时采取剖宫产。如果宫颈口开全,胎头向后转45°,呈低直后位时,并下降到坐骨棘下3cm(S+3),具有阴道助产的条件。

1.试产 凡是枕后位,只要无明显头盆不称(头盆评分≥6 分),均应试产。试产时应以产程图及头位分娩评分法作指导。产程图可显示产程是否异常,决定如何处理,评分法可帮助决定分娩方式。例如估计胎儿3000g,骨盆正常大小,头盆评8 分,枕后位评1 分,产力正常评2 分,总分即有11 分,95%的病例可经阴道分娩,但其中大部分要助产;若枕后位胎头能自然转至枕前位或徒手旋转至枕前位,胎位评分即可由1 分增至3 分,总分即可增加至13 分,可以自然分娩。若胎儿体重较大(3500g 左右)骨盆正常大小,头盆评分则为7 分,枕后位评1 分,产力正常,总分只有10 分,则有60%的病例须行剖宫产,若能徒手旋转至枕前位,可加2 分为12 分,多数可由阴道分娩,有时需助产。胎儿3500g 以上,骨盆系临界狭窄,骨盆评分为6 分,即使产力正常可评2 分,总分只能达到9 分,若进行徒手旋转,能成功可达11 分,仍可由阴道分娩,但旋转成功的机会较小,特别在中骨盆-出口面头盆评分为6 分者。故入口面头盆评分6 分者可试产,而中骨盆-出口面为6 分者,又系枕后位试产成功的机会不大,多须做剖宫产。所以我们常常遇到枕前位,胎儿体重4000g,总评分为5+1+3+2=11 分,可由阴道分娩;而枕后位,胎儿重3500g 5+2+1+2=10 分未能由阴道分娩,除非在处理方面步步抓得很紧,人工破膜、缩宫素、徒手旋转胎头,才有希望由阴道分娩。

2.分娩方式的选择 ①剖宫产:枕后位经过充分试产,胎头始终不能衔接者,须行剖宫产;即使胎头已衔接,但阻滞于+2 或者伴有中骨盆-出口面狭窄,徒手旋转胎头失败者,仍以作剖宫产为妥。有人提出,持续性枕左后位比持续性枕右后位难产倾向大,剖宫产率亦高,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②阴道助产:枕后位胎头达生骨棘下3cm(S+3)或坐骨棘下3cm(S+3)以后,可出现2 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胎头呈低直后位,可以产钳助产。上产钳的方法同枕前位,但牵拉时应尽量将产柄适度向上向外提,协助胎头俯屈,避免胎头俯屈不良,使胎头通过阴道出口的径线增大,而造成软产道的严重损伤。必须指出,低直后位不宜以胎头吸引器助产,因骶直后位时胎头常略带仰伸,呈前囟先露,胎头吸引器助产使负压直接作用于前囟,可损伤颅内组织,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第二种情况是胎头持续于枕后位,若胎头先露部达坐骨棘下2cm(S+2)或坐骨棘下3cm(S+3),目前均主张徒手旋转胎头至枕前位。术时先将胎头略往上推,但上推的高度应不高于O°位,待胎头转正后,或个别情况也可将头推至坐骨棘上1cm(S+1),使胎头以枕前位重新衔接,术者的手暂不放松,等一两阵宫缩,胎头明显下降后再抽出术者之手,再数阵宫缩后可自然分娩,若下降至坐骨棘下3cm(S+3)或坐骨棘下3cm(S+3)以后不再进展,可再上产钳。钳柄方向应先持平,略向上牵引,然后再上提。

如枕后位胎头已达盆底,又非前囟先露,先徒手旋转,失败后可用胎头吸引器助产。将胎头吸引器量于胎儿枕部,在吸引儿头娩出过程中,边旋转边牵引娩出儿头,所旋转的度数应远远超过需纠正的度数,枕后位应向前旋转135°至直前位,但用胎头吸引器旋转时,吸引器在胎儿头皮上滑动,将胎头吸引器旋转90°而实际胎头只转了45°,所以希望胎头转135°,那么胎头吸引器就必须转200°甚至360°,边旋转边牵引,不必顾虑旋转过度,当胎头已转至前位时术者会感觉牵引变得轻松,就只牵引不必再旋转。不论徒手旋转胎头或以产钳、胎头吸引器旋转胎头,均必须准确查清胎方位,枕右后位,胎头矢状缝在右斜径上,前囟在1°~2°处,后囟在7°~8°处;枕左后位矢状缝在左斜径上,前囟指向10°~11°,后囟指向4°~5°处。枕右后位应做顺时钟方向旋转,枕左后位应作反时针方向旋转,否则将得到相反的结果。

预后及预防

预后:

1.对产妇的影响 常发生继发性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增加产后出血和宫内感染机会。手术助产率增高,手术助产容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同时由于胎头长时间压迫软产道,可致肠胀气和尿潴留,甚至形成生殖道瘘;若产妇在较长时间内未进食,又未从静脉补充营养及水分,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2.对胎儿的影响 第2 产程延长和手术助产可增加胎儿窘迫、胎儿头皮水肿和血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使围生儿病死率增加。

预防:持续性枕后位是常见的头位难产之一。常见原因为骨盆异常、胎儿大、胎头俯屈不良和宫缩乏力。剖宫产和手术产较高,如未被及时发现可因宫缩乏力而造成滞产、产后出血、生殖道损伤、产褥感染、胎儿窘迫、颅内出血、围生儿死亡等母婴并发症。阴道检查可以确诊。除存在明显的头盆不称外,均可试产。产程中保持良好的产力,密切观察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情况。经充分试产,如胎头始终不能衔接,或胎头虽然衔接,但未达+2 或阻滞于+2 水平,应剖宫产。枕后位胎头达+3 或+3 以下时,可以阴道手术助产。

流行病学

根据此定义发病率为4%~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75~1977年及1979~1980 年各2 年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病率为4.6%及5.4%。既往文献的报道的发病率差别很大,低者0.8%,高者27.1%。这一差别主要原因在于诊断枕后位时间早晚的不同及持续性枕后位的定义不同。如在产程早期诊断,势必发病率高,因为临产早期取枕后位的胎头,大部分可以自然旋转至枕前位分娩;如按胎头衔接下降至中骨盆及盆底仍持续于枕后位,又经阴道分娩者作为诊断标准,发病率必然降低。国外报道分娩早期为25%,分娩活跃期为10%~15%,有70%~90%胎头达盆底后才转为枕前位。

特别提示

阴道检查可以确诊。除存在明显的头盆不称外,均可试产。产程中保持良好的产力,密切观察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情况。经充分试产,如胎头始终不能衔接,或胎头虽然衔接,但未达+2 或阻滞于+2 水平,应剖宫产。枕后位胎头达+3 或+3 以下时,可以阴道手术助产。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用户喜欢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