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圣惠》卷六十六: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1合(炒熟),白蔹1两,露蜂房1两(烧灰),蛇皮2尺(烧灰)。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鼠瘘及出脓水,项强头疼,四肢寒热;蚍蜉瘘;小儿一切瘘。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五十五。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赤小豆散

摘录

《圣惠》卷五十五。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

《圣惠》卷六十六:赤小豆散

别名

内消赤豆散

处方

赤小豆1分,黄药1分,消石1分(细研),川大黄1分,木鳖子3枚(去头),猪牙皂荚5挺(涂酥炙黄)。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风瘘结肿,常出恶脓水。热毒、风毒、气毒瘰疬。

用法用量

内消赤豆散(《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六十四: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3合,糯米3合,松脂半两,黄柏半两(微炙,锉),白矾灰半两,莴苣子3合,黄丹半两(微炒),密陀僧半两(细研)。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热毒疮肿痛。

用法用量

用生油调涂,日2-3次。

摘录

《圣惠》卷六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3合(炒干,纳醋中,如此7遍),人参半两,甘草半两(炙令赤色,锉),瞿麦穗半两,白蔹半两,当归半两(切,焙),黄芩半两(去黑心),猪苓半两(去黑皮),防风半两(去叉),黄耆3分(锉),薏苡仁3分,升麻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干湿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空心以粥饮下,日2次,夜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圣惠》卷六十六: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1两(炒熟),白蔹1两,牡蛎1两(烧灰)。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蜂瘘。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索豆散”。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九十: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半两,猪牙皂荚半两,消石半两,黄柏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鳖子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热毒风毒,生恶核。

用法用量

用鸡子清调涂,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九十

《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赤小豆散

摘录

《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

《普济方》卷三○八引《千金》:赤小豆散

处方

槐白皮半斤(切),苦酒2升,赤小豆。

功能主治

诸恶疮。

用法用量

方中赤小豆用量原缺。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引《千金》

《古方汇精》卷二:赤小豆散

处方

远志8钱,首乌皮1两,赤小豆1两5钱,红花8分,荆芥3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痈疽初起。

用法用量

每药末1两,加真麝香4分,葱酒汁调敷。

摘录

《古方汇精》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为《外台》卷二十六引《古今录验》“白蔹散”之异名

《圣惠》卷五十五。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

组成

赤小豆2-7粒,丁香2-7粒,麝香1钱(细研),瓜蒂2-7枚,青布灰3钱。

主治

阴黄。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温水调下,日4-5次。若取少许吹鼻中0,即出黄水,为效。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圣惠》卷六十五

组成

赤小豆(炒熟)半两,糯米(微炒)半两,吴茱萸半两(炒熟),黄连半两(去须),黄柏半两(锉),干姜半两,蛇床子半两。

主治

恶疮人不识,多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

以生油和如面脂,每用时,先煎槐枝汤洗疮令净,然后涂药,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疡医大全》卷八

组成

赤小豆1斗(略焙)。

功效

初起即消,已成立溃。

主治

一切无名大毒。

用法用量

用黄蜜调敷,或葱汁、好醋、酒、菊花根叶捣汁、靛汁俱可调敷,中留一孔透气。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千金》卷二

组成

赤小豆3-7枚(烧)。

主治

产后烦闷,不能食,虚满。

用法用量

以冷水和,顿服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