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疹·气血两虚证

中医证名 瘾疹 中医学 中医皮肤科学 中医外科学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ǐn zhěn ·qì xuè liǎ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hidden rash with qi-blood deficiency patter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瘾疹·气血两虚证(hidden rash with qi-blood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病程日久,气血两虚,以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则发作加剧,神疲乏力舌质淡,舌苔白,脉濡细为常见症的瘾疹证候[1]

4 症状

瘾疹·气血两虚证患者可见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可伴有头晕神疲乏力纳呆,夜寐不宁。舌质淡,苔薄或少苔,脉细弱或濡细。

6 方药治疗

瘾疹·气血两虚证可用四物消风饮加减治疗。

1、主方:四物消风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处方生地黄18克,防风赤芍、白藓皮、柴胡各12克,当归荆芥蝉蜕各9克,川芎6克,何首乌白蒺藜各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服,每日1剂。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藓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气血虚者服当归饮子[2]

7 关于瘾疹

瘾疹(hidden rashes;urticaria[3])为病名[4]。又称风㾦㿔㾦㿔,俗称风疹块鬼饭疙瘩(《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是指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瘙痒时隐时现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皮肤病[4][4]。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临床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老幼都可罹患,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发生过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办,堆累成片,日痒甚者,宜服秦艽牛蒂汤,夜痒重者,宜当归饮子服之。”

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4]

详见瘾疹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6.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7.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瘾疹·气血两虚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瘾疹·气血两虚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瘾疹·气血两虚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瘾疹·气血两虚证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