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阴阳学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ng qì

2 英文参考

yangqi[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ang qi[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阳气(yang qi[1])与阴气相对[2]。泛指事物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之一[2]。事物及运动中具有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轻清的、功能性的等具有阳属性的一面即为阳气[2]。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功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2]。余可类推[2]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阳气者,一曰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4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