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

食材 中药材 中医学 食疗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ng dǔ

2 注解

羊肚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胃。

3 羊肚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每次约50克。

尤适宜体质赢瘦,虚劳衰弱之人食用;适宜胃气虚弱,反胃不食,以及盗汗尿频之人食用。

4 羊肚食疗功效

羊肚味甘、性温,入脾、胃经

具有健脾补虚,益气健胃固表止汗之功效;

用于虚劳赢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等症。

5 羊肚的食用建议

1、治久病虚羸,不生肌肉水气在胁下,不能饮食,四肢烦热:羊胃一枚,白术一升。切,水二斗,煮九升,分九服,日三。(张文仲)

2、治胃虚消渴羊肚烂煮,空腹食之。(《古今录验方》)

3、治项下瘰疬:羊??,烧灰,香油调敷。(《纲目》)

6 《*辞典》:羊肚

6.1 出处

《千金·食治》

6.2 拼音名

Yánɡ Dǔ

6.3 别名

羊胃(张文仲),羊膍胵(《纲目》)。

6.4 来源

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胃。

6.5 形态

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6.6 化学成份

每100克约含水分84克,蛋白质7.1克,脂肪7.2克,碳水化物1.2克,灰分0.5克,钙34毫克,磷93毫克,铁1.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21毫克,尼克酸1.8毫克。

6.7 性味

甘,温。

①《本草图经》:"温,平。"

②《纲目》:"甘,温,无毒。"

6.8 功能主治

补虚,健脾胃。治虚劳羸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

①《千金·食治》:"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

②《本草蒙筌》:"补虚怯,健脾。"

6.9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

6.10 附方

①治久病虚羸,不生肌肉水气在胁下,不能饮食,四肢烦热:羊胃一枚,白术一升。切,水二斗,煮九升,分九服,日三。(张文仲

②治胃虚消渴羊肚烂煮,空腹食之。(《古今录验方》)

③治项下瘰疬:羊膍胵,烧灰,香油调敷。(《纲目》)

6.11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羊肚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羊肚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