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苏

中药材 中医学 消炎止血 疏风下气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uǐ sū

2 中医大辞典》·水苏

水苏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

2.1 别名

鸡苏、香苏、望江青天芝麻[1]

2.2 来源及产地

唇形科植物水苏Stachys japonica Miq.的全草[1]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及华东地区[1]

2.3 性味归经

辛,微温[1]。入胃、肺经[1]

2.4 功能主治

疏风下气止血消炎[1]

1.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痿头风目眩扁桃体炎咽喉炎,痢疾吐血衄血血崩血淋[1]。煎服:9~15g[1]

2.治带状疱疹,鲜根捣敷[1]

3 《*辞典》·水苏

3.1 出处

本经

3.2 拼音名

Shuǐ Sū

3.3 别名

芥蒩(《本经》),鸡苏(《吴普本草》),香苏、龙脑薄荷(《补缺肘后方》),芥苴、劳蒩(《别录》),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朋头草、陈痧草(《湖南药物志》),水鸡苏(江西《草药手册》)。

3.4 来源

唇形科植物水苏全草。7~8月采收,晒干

3.5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方形,通常不分枝,四棱粗糙。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心脏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皱缩,脉具刺毛。花数层轮生,多数集成轮伞花序,顶端密集成头状;萼钟形,5齿裂裂片先端锐尖刺;花冠淡紫红色,简状唇形,上唇圆形,全缘,下唇向下平展,3裂,具红点;雄蕊4,2强;花柱着生子房底,顶端2裂。小坚果倒卵圆形,黑色,光滑。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根茎水苏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3.6 生境分布

生于田边、水沟边等潮湿地。我国南方各地均有野生。

3.7 性味

辛,微温。

①《本经》:"味辛,微温。"

②《别录》:"无毒。"

③江西《草药手册》:"酸涩,微温,有小毒。"

3.8 归经

①《本草求真》:"入肠、胃。"

②《本草再新》:"入肺经。"

3.9 功能主治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

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

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

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

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3.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品0.5~1两);捣汁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撒或捣敷。

3.11 注意

本草从新》:"走散真气,虚者宜慎。"

3.12 附方

①治感冒水苏四钱,野薄荷生姜各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痧症:水苏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风热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水苏叶五两,皂荚(炙,去皮、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荆芥汤下。(《圣惠方》)

④治吐血下血,并妇人漏下:鸡苏茎叶煎取汁饮之。(《梅师集验方》)

⑤治鼻衄血不止:生鸡苏五合,香豉二合,合杵研,搓如枣核大,纳鼻中。(《梅师集验方》)

⑥治血淋不绝:鸡苏一握,竹叶一握,石膏八分(碎),生地黄一升(切),蜀葵子四分(末、汤成下)。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和葵子末,分温二服,如人行四、五里久,进一服。(《广济方》)

⑦治暑月目昏眵泪:生龙脑薄荷叶捣烂,生绢绞汁点之。(《圣济总录》)

⑧治肿毒:鲜水苏全草,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⑨治蛇虺螫伤:水苏叶研末,酒服并涂之。(《易简方》)

3.13 摘录

《*辞典》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水苏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水苏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