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疝

男性前阴病 疝气 中医学 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疾病 中医病名 中医外科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uǐ shàn

2 英文参考

hydrocel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edema of scrotum[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rotal edem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水疝(hydrocele)为病名[1]。见《儒门事亲》卷二。是指以皮色光亮,状如水晶,肿痛不消,脉弦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多由寒湿下注所致[2]

水疝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引起阴囊精索部囊形肿物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阴囊无痛无热、皮色正常、内有囊性感的卵圆形肿物。

外科正宗》:“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红无热,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宜用针从便处引去水气则安。”

水疝可分为先天水疝继发性水疝两种,前者多见于婴儿,也称偏坠;后者多见于成人。

水疝相当于西医的鞘膜积液[2]精索鞘膜积液

4 水疝病因病机

水疝多由寒湿下注所致[2]

肾主水,脾运化水湿,先天肾气不足,或肾阳虚衰,水液不能蒸腾气化;或脾阳虚冷,运化乏力,水湿潴留,导致局部水液的正常分泌与吸收功能失调,是产生水疝的基本病因

婴儿先天不足,或肾子下降后通道闭合不良、先天异常,水液易于下趋集注睾丸而成先天水疝。成年人,脾肾亏虚,复感寒湿之邪,以致寒湿郁结,发为本病;或因饮食不节,酒湿内伤,脾肾受损,湿热内生,下注阴器,留恋而成;或睾丸外伤血瘀阻塞肾络水道,也可导致继发性水疝

5 水疝症状

水疝患者阴囊汗湿并出黄水或肿如水晶[2]

儒门事亲》卷二:“水疝,其状肾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囊肿而状如水晶,或囊痒而燥出黄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得于饮水醉酒使内过劳,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聚于囊中,故水多令人为卒疝。宜以逐水之剂下之。”

6 水疝的诊断

水疝多数为单侧性。表现为阴囊肿大,偏坠一侧,触之阴囊内有光滑的肿物,多数为卵圆形,肿胀严重时,阴囊光亮如水晶,坠胀不适。先天水疝在平卧时挤压积液,可使之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原发性水疝阴囊皮肤正常,积液张力较大。继发性水疝积液张力不大,比较柔软。外伤引起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伴有睾丸肿痛。睾丸鞘膜积液积水围绕睾丸,在患侧不能触及睾丸附睾,只能摸到一个肿物;精索鞘膜积液时,可触及睾丸,在睾丸之上只有肿物。

阴囊精索部发现有无痛无热的囊性肿物,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可抽到液体。

7 需要水疝相鉴别的疾病

7.1 狐疝

交通性水疝狐疝都可能出现时大时小,或随体位变化而时有时无的肿块

狐疝的肿物透光试验阴性肿块部在咳嗽时有冲击感,有时可听到肠蠕动音。

7.2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疼痛形状可似睾丸鞘膜积液,但睾丸肿瘤有肿物持续增长的病史,肿物较沉重,透光试验阴性

8 水疝的治疗

治宜行气逐水[2]。可用禹功散肉桂末,或用胃苓汤(见《重订通俗伤寒论》)[2]

积水者可用穿刺放水或选用外科手术治疗。

8.1 辨证治疗

8.1.1 肾气亏虚

8.1.1.1 症状

多见于婴幼儿。站立、哭叫时肿块增大,平卧时肿物缩小,肿物过大时,阴囊光亮如水晶;苔薄白,脉细滑。

8.1.1.2 辨证分析

先天不足,肾阳亏虚,肾虚气化不利,水液集注内停,故阴囊肿大,偏坠一侧,甚则阴囊光亮如水晶,站立哭叫时水液坠集渐甚,睡卧时水液渐可流散,故站立、哭叫时肿块增大,平卧时肿物缩小;苔薄白、脉细滑为肾气亏虚、水液内停之象。

8.1.1.3 治法

温肾通阳化气行水

8.1.1.4 方药治疗

济生肾气丸加减。

8.1.2 湿热下注

8.1.2.1 症状

多见于成年人。阴囊肿胀,潮湿而热,或有睾丸肿痛;小便赤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8.1.2.2 辨证分析

肝经湿热下注,蕴结于阴器,故阴囊肿胀,潮湿而热;湿热壅滞,经络不畅,故或见睾丸肿痛;热邪偏胜,扰及膀胱,故见小便赤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下注之象。

8.1.2.3 治法

清热利湿

8.1.2.4 方药治疗

大分清饮加减。

8.1.3 肾虚寒湿

8.1.3.1 症状

多见于病程长久者。阴囊肿胀寒冷,久则皮肤增厚;可有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腰酸腿软,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细。

8.1.3.2 辨证分析

脾肾亏虚,气化不利,复受寒湿,郁阻阴器,故阴囊肿胀寒冷;日久气血亏虚,局部失于濡养,故见皮肤增厚;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腰酸腿软、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气血不足之象。

8.1.3.3 治法

温肾散寒化气行水

8.1.3.4 方药治疗

加味五苓散加减。

8.1.4 瘀血阻络

8.1.4.1 症状

睾丸损伤睾丸肿瘤病史。能触到肿块,伴疼痛,多不能透光;舌紫黯,苔薄,脉细涩。

8.1.4.2 辨证分析

外伤致瘀,,瘀血阻络,水道不利,故见阴囊肿块疼痛;舌紫黯、苔薄、脉细涩为瘀血阻络之象。

8.1.4.3 治法

化瘀行气利水。

8.1.4.4 方药治疗

活血散瘀汤加减。

8.2 外治法

婴儿水疝继发性水疝肾虚寒湿证者,用小茴香橘核各100g,研成粗末,炒热,装布袋内温熨局部,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下次使用时仍需炒热,可连用3—5天再换药

继发性水疝湿热下注者,可用朴硝250g装布袋内罨敷。或用五倍子枯矾各10G,1天1剂,加水300ml,煎0.5小时,待适当温度,将阴囊置人药液中浸泡,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下次浸泡时需将药液加温。

8.3 其他疗法

水疝疝块较大,内治及局部温熨、外洗浸泡无效时,可穿刺抽液。

上述治疗无效,可行睾丸精索鞘膜翻转术。

9 水疝患者日常保健

水疝手术治疗后,宜卧床休息,并将阴囊抬高以促进术后恢复。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水疝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水疝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水疝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水疝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