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开窍于口

脏象学说 针灸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í kāi qiào yú kǒu

2 英文参考

mouth reflecting sple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pleen opening at mout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人体的饮食、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1]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口为水谷入胃的入口,胃脉挟口环唇,脾与胃相合,脾胃的生理和病理状况,可由口反映出来[2] ,这就是脾开窍于口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反之,则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有甜味等[2]。出《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病则食欲不振,脾虚口淡无味,脾热往往口有甜味。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