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痛

常见病方药治疗 中医常见病 针灸学 中医学 常见病针灸治疗 常见病推拿疗法 中医病证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iàn tòng

2 英文参考

prosopodynia[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面痛为病症名[1]。指面颊抽掣疼痛[1],鼻頞、口唇颊车发际等处痛不可触,甚至妨碍言语饮食。为风寒风热客于面部经脉,或肝胆胃热上冲所致[1]。临床常见的是一种阵发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多发于一侧面部,呈突发性、反复性及顽固性[1]

类似于西医的三叉神经痛[1]

4 面痛症状

患者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闪电样、刀割样、火灼样疼痛,无感觉缺失神经功能障碍,检查无异常。

5 面痛的治疗

5.1 方药治疗

证治汇补·面痛》:“面痛皆属于热,但暴病多实,久病多虚。饮食妨碍,皆因膏粱风毒;食卧少安,无非胃虚有火。”

张氏医通·诸痛门》:“面为阳明部分,而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故面痛皆因于火,而有虚实之殊。”

实火者治宜清热解毒,用犀角升麻汤等方。

老人过劳,饥则面痛,用补中益气加芩、栀、连翘、鼠粘、黑参

郁结积成胃热,而致面痛,用越鞠丸山栀连翘贝母橘红之类。

5.2 针灸治疗

5.2.1 选穴

I支痛,选鱼腰穴;Ⅱ支痛,选四白穴;Ⅱ、Ⅲ支或Ⅲ支痛,选用下关夹承浆[2]

5.2.2 操作

鱼腰穴斜向前下方刺入0.3~0.5寸,待有触电针感传至眼与前额时,提插20~50次;四白穴用1~1.5寸26号毫针,斜向上方45。角刺入0.3~0.5寸,待有触电针感传至上唇与上牙等处,提插20~50次;下关穴用2寸26号毫针,向对侧下颌角方向刺入,当触电针感传至患侧下颌时,提插20~50次;夹承浆用1~1.5寸26号毫针,斜向前下方约300角刺入0.5寸左右,待有触电针感传至下唇时,提插20~30次[2]

5.3 推拿治疗

5.3.1 症状

疼痛呈阵发性抽动样痛,痛势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3]

5.3.2 选穴

太阳头维上关下关翳风颊车听宫听会耳门颧髎睛明四白外关合谷[3]

5.3.3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坐位。医者以一指禅推法太阳头维、从太阳上关下关,往返6~8遍。以一指禅推法沿眼眶做“8”字型操作,往返5~6遍。指按揉翳风颊车下关听宫听会耳门太阳颧髎睛明四白,每穴1分钟。用扫散法在颞部胆经循行路线,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两侧交替进行,各做30次左右。用大鱼际揉法在颜面部应用约3分钟。用点法、指揉法在触发点上施用1分钟左右,刺激要强。拿外关、拿合谷,每穴约1分钟,用力以酸胀为度。[3]

5.4 医案

患者,女,48岁。右侧面部疼痛突然发作,以眼部、上颌部为甚,呈针刺样疼痛,持续数秒至2分钟,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紧。以上法治疗8次,疼痛明显减轻。再治疗2次,休息6天,又继续1个疗程,疼痛消失,无面部不适感。嘱其适当活动,调节自己情绪。随访半年未复发。

6 面痛患者日常保健

(1)嘱患者起居,避风寒,以防御外邪侵袭[3]

(2)适当参加锻炼,以增强体质,避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3]

(3)调节情志,避免不良情绪刺激[3]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06.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
  3. ^ [3]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面痛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面痛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面痛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面痛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