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疟

中医内科学 常见病方药治疗 常见病饮食疗法 中医学 常见病针灸治疗 中医常见病 疟疾 中医病证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áo nuè

2 英文参考

overstrain mala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劳疟:1.疟久不瘥,表里俱虚,小劳即复者;2.疟母

4 疟久不瘥,表里俱虚,小劳即复者·劳疟

劳疟为病证名[1]。见《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劳疟疟疾的一种[1]。指疟久不瘥,表里俱虚,小劳即复者[1]

疟疾·正虚邪恋证(malaria with syndrome of lingering pathogen due to vital qi deficiency[2])是指正虚邪恋,以遇劳即发,反复发作,寒热不清,胁下痞块,神倦乏力,面黄肌瘦,懒言气短自汗心悸,舌淡,苔少,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疟疾证候[2]

4.1 病因病机

久疟不愈,由实转虚气血亏耗,正虚邪恋,甚则血瘀痰凝,胁下结块,形成疟母[3]

诸病源候论·劳疟候》:“凡疟,积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

4.2 劳疟症状

劳疟患者疟疾迁延日久,每遇劳累辄易发作,发时寒热较轻,面色苍白萎黄,倦怠乏力,懒言气短,纳少,形体消瘦,遇劳则复发疟疾,反复发作,寒热不清,胁下痞块,自汗心悸舌质淡苔少,脉细无力[4][4][5]

劳疟症见寒热不止,或发于昼,或发于夜,食欲减少,肌肤羸瘦,颜色萎黄四肢无力,或疟停稍劳即发,治宜补虚截疟[5]

4.3 证候分析

疟邪久留,气血耗伤:疟疾日久,气血耗伤,加之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致倦怠乏力短气懒言,食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自汗心悸疟疾日久,正气亏虚,而疟邪未除,若遇过度劳累,伤耗正气,则易复发疟疾寒热不清,而成劳疟。若久疟不愈,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痰浊结于胁下,形成痞块,则为疟母。舌脉亦为正气亏虚之象。[5][5]

4.4 劳疟的治疗

4.4.1 方药治疗

[5]

4.4.1.1 治法

劳疟治宜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4.4.1.2 方药

劳疟可用何人饮[备注]何人饮(《景岳全书》):何首乌人参当归陈皮生姜加减治疗。方中以人参益气扶正制何首乌当归补益精血陈皮生姜理气和中。在疟发之时,加青蒿常山祛邪截疟

4.4.2 针灸治疗

[5]

4.4.2.1 治法

劳疟治宜调补气血,破瘀散结

4.4.2.2 选穴

督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脾俞章门痞根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陶道

4.4.2.3 随证配穴

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胁肋疼痛者,加支沟阳陵泉

4.4.2.4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针后加灸。

4.4.2.5 方义

脾俞太冲,一俞一原,健脾疏肝益气养血足三里三阴交补中益气活血散瘀。痞根章门为局部近取,可软坚化积,消痞散结。陶道以祛邪治疟而去寒热

4.4.3 食疗

[5]

4.4.3.1 治法

劳疟治宜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4.4.3.2 推荐食材

劳疟患者建议食用人参黄芪白术大枣何首乌当归白芍鳖甲等。

4.4.3.3 推荐食疗

I.黄芪猪蹄汤猪蹄1只,黄芪30g。把猪蹄用慢火煮6小时,晾凉,然后把上面的油去掉,加入黄芪再煮半小时,捞出黄芪,吃肉喝汤。

2.乌龟汤:将500g左右的乌龟一只宰杀后,加适量水煮熟,以食盐调味,食肉喝汤。每天一次,治愈为度。

3.首乌鸡:乌鸡半只,何首乌30g。药材冲洗后,以纱布袋装好,即为首乌药包。乌鸡洗净,切块,入开水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备用。陶锅内入鸡块、首乌药包、调味料(何首乌猪肉、血、无鳞鱼、葱、蒜,恶萝卜)及水适量,以大火煮开,再改小火煮至熟烂(约半小时),去首乌药包,食肉喝汤,每日2次。

5 疟母·劳疟

劳疟(overstrain malaria[5])又称疟母[6]

疟母(malaria with abdominal mass[6])为病证名[6]。出《金匮要略方论[6]。又称母疟(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证》)、老疟(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疟积(《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劳疟(《证治要诀·疟寒热》)。是指以疟疾反复发作,终年不愈,胁下结成痞块胀痛不舒,面色晦暗,舌见瘀斑,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疟疾[6]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疟积疟疾不善调理而成积,经汗吐下日久,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腹,结为癥癖,坚痛,名为疟母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证》:“亦有数年不差,百药不断,结成癥癖在腹胁,名曰老疟,亦曰母疟。”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日:“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证治要诀·疟寒热》:“久疟,经年累月,名曰疟母,又名劳疟,不宜十分攻之,所谓久疟不治者是也。”

丹溪心法·疟》:“老疟病,此系风暑于阴分,用血药引出阳分则散。”

5.1 症状

证治要诀·疟寒热》:“久疟,经年累月,名曰疟母,又名劳疟,不宜十分攻之,所谓久疟不治者是也。”

疟疾日久不愈,顽痰夹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6]

5.2 治疗

疟积治宜软坚散结祛瘀化痰,可用鳖甲煎丸[备注]鳖甲煎丸(《金匮要略方论》):鳖甲乌扇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子、石苇、厚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鹰虫、阿胶蜂房、赤硝、蜣螂桃仁治疗。有气血亏虚之症候者,当配合八珍汤[备注]八珍汤(《正体类要》):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熟地黄生姜大枣十全大补汤[备注]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荆局方》):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肉桂等补益气血,以虚实兼顾,扶正祛邪[6]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日: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张氏医通》卷三:“疟母者,顽痰夹血食而结为癥瘕鳖甲煎丸,或小柴胡鳖甲蓬术桃仁……此金匮法也。”又:“虚人久疟,时止时发,芎归鳖甲饮,不应,脾虚也,急用补中益气鳖甲;少食痞闷,胃虚也,四兽饮鳖甲当归蓬术肉桂。虚人疟母,必用补益。盖缘治之失宜,邪伏肝经,而胁下有块,仍寒热时作,不可以癖积治之,每见急于攻块者,多致不救。久疟不愈,必有留滞,须加鳖甲消之;如无留滞,只宜补益。”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疟积疟疾不善调理而成积,经汗吐下日久,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腹,结为癥癖,坚痛,名为疟母也。宜常山鳖甲三棱、蓬术、草果;方用十将军丸鳖甲丸消癖丸。”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日:“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丹溪心法·疟》:“老疟病,此系风暑于阴分,用血药引出阳分则散。”

6 关于疟疾

疟疾(malaria[6][7])为病名[8][8]。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黄帝内经素问》称疟、痎疟;《金匮要略方论》称疟病[8]。俗称打摆子[8]疟疾是指感染疟原虫、瘴毒或风寒暑湿之气,以往来寒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反复发作,日久胁下有痞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8][8]。多发于夏秋季节[8]。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牝疟”;但热不寒的称“瘅疟”;热多寒少的称“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瘴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8]

疟疾的治疗除服用辨证用药外,常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8][9]针灸治疗间日疟,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能使疟原虫检查转阴。但恶性疟疾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现代医学疟疾多属本病正疟范畴,有时也似温疟[9]

详见疟疾条。

7 疟疾分类

体质强弱有别及所感病邪及流行特点、表现证候不同,大致分类如下[9][9]

1.按临床证候分类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9][9]

2.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9][9]

3.按诱发因素及流行特点分类,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9][9]

4.以脏腑经络分类五脏疟三阳经疟三阴疟[9][9]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55.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2-226.
  5. ^ [5]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87-89.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7.
  7.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57.
  9.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71—2015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Z].2015-09-17110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劳疟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劳疟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劳疟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劳疟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