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川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ùn chuān wán

2 医学入门》卷七:浚川丸

2.1 别名

十水丸(《医学入门》卷七)。

2.2 处方

桑白皮 大戟 雄黄 茯苓 芫花 甘遂 商陆 泽泻 巴戟 葶苈各15克

2.3 制法

共为末。

2.4 功能主治

逐水消肿。治水肿

2.5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五更时姜汤调下,醋糊为丸,每服30丸。

面肿起,根在肺,加桑白皮15克,从四肢肿起,根在脾,加大戟15克;从背肿起,根在胆,加雄黄15克;从胸肿起,根在皮肤,加茯苓15克;从胁肿起,根在肝,加芫花15克;从腰肿起,根在胃,加甘遂15克;从腹肿起,根在脾,加商陆15克;从阴肿起,根在肾,加泽泻15克;从手肿起,根在腹,加巴戟15克;从脚肿起,根在心,加葶苈15克。

2.6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3 《袖珍》卷三引张子和方:浚川丸

3.1 处方

甘遂2钱,芒消2钱,郁李仁1钱,大黄3钱,黑牵牛末2两。

3.2 制法

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积聚

3.4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

3.5 摘录

《袖珍》卷三引张子和

4 《准绳·幼科》卷七

4.1 方名

浚川丸

4.2 组成

大戟半两,芫花(醋炒)半两,沉香半两,檀香半两,南木香半两,槟榔半两,蓬莪术半两,大腹皮(洗,焙干)半两,桑白皮(锉,炒)半两,黑白牵牛(晒,研取生末)1两,巴豆(去壳膜心,存油)35粒。

4.3 主治

水肿单腹胀气促食减,遍身面浮

4.4 用法用量

每服17丸,浓煎葱汤候温,五更初空心送下。去水未尽,停1日减用13丸,次减作9丸,再减至7丸,汤使下法如前,证退即止,仍投南星腹皮散

4.5 加减

如单腹肿甚,能饮食气壮者,加甘遂末同丸取效。

4.6 制备方法

上药除牵牛末、巴豆外,前9味内沉香檀香木香槟榔不过火,余5味焙干,同沉香等为末,就加牵牛末和匀,巴豆碎切在乳钵内,杵极细,入前药末,同再杵匀,水煮面糊为丸,如麻仁大。

4.7 用药禁忌

甘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