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根

中药材 中医学 祛风活络 活血化瘀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ǔ lóng gēn

2 英文参考

champion bauhinia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九龙根中药[1]

4 《上海常用中草药》·九龙根

九龙根中药[1],出自《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名医别录》记载的虎杖之别名[2]

4.1 别名

苦杖、斑杖、酸桶笋、斑根、酸汤杆、紫金龙、活血龙、阴阳莲大叶蛇总管九龙根[2]

4.2 来源及产地

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d. et Zucc.的根茎和根。产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2]

4.3 性味归经

苦、酸,凉。入肝胆经[2]

4.4 功能

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2]

4.5 主治

1.治妇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内服:煎汤,9~15g;浸酒或研末酒调服[2]

2.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捣敷;烧伤,捣汁或研末油调涂;念珠菌阴道炎,内服并以煎液冲洗或外涂;痈肿疼痛,研末浓茶调敷[2]

4.6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4.7 药理作用

本品含大黄素、大黄甲醚及两者的8-β-D-葡萄糖苷,还有大黄酚、藜芦酚、迷人醇、儿茶精、2-甲氧基-6-乙酰甲基胡桃醌和藜芦醇为苷元的葡萄糖苷等。大黄素等蒽醌有抗菌作用虎杖苷能镇咳,降低血压,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并能轻度增强心脏的收缩。并有某些降血脂作用虎杖还可抗菌、抗病毒平喘、保肝、抗癌等。外用可止血收敛[2]

5 《*辞典》·九龙根

5.1 出处

《炉川本草

5.2 拼音名

Jiǔ Lónɡ Gēn

5.3 别名

龙须藤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九龙藤根(《广西中草药》)。

5.4 来源

豆科植物龙须藤的根。秋后采收。

5.5 性味

甘苦,温。

①《本草求原》:"甘辛,微温。"

②《陆川本草》:"苦,微温。"

③《广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5.6 功能主治

祛风湿,行血气。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心胃气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湿,壮筋骨,理跌打伤。又能行气,治痰火。"

②《本草求原》:"解郁积,除疳疔、内外痔。"

③《陆川本草》:"行气止痛,治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腰痛。"

④《广西中草药》:"补脾理气治病后虚弱,小儿疳积。"

5.7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5.8 附方

①治关节风痛龙须藤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偏瘫龙须藤根一两。黄酒猪肉共煮熟,吃猪肉和汤。

③治小儿疳积:㈠龙须藤根三至五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㈡干九龙藤根三钱,人字草二钱。水煎当茶饮,或研末同猪肝鸡肝蒸吃。(《广西中草药》)

④治心胃气痛:干九龙蘑根五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5.9 摘录

《*辞典》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九龙根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九龙根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