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醇类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ù chún lèi

2 注解

固醇类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又称类固醇,属脂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生物界。动物中主要有胆固醇、类固醇激素胆汁酸。其中又以胆固醇最为重要,它是后二类化合物的前身物。胆固醇分子的一端有羟基,为极性头(亲水);分子的另一端有烃链和环戊烷多氢菲环状结构,为非极性尾(疏水),故与磷脂同属极性脂类胆固醇及与长链脂肪酸生成的胆固醇酯是动物血浆蛋白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则含有其他固醇如豆固醇,后者与胆固醇结构的不同在于C22-C23之间有一双键胆固醇可转变成类固醇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胆汁酸胆汁酸肝脏产生的一种类固醇酸,能降低表面张力,促使脂肪乳化,以帮助肠中脂肪消化吸收胆汁酸有好几种,其中最重要的是胆酸,在肝中其侧链通过肽键甘氨酸牛磺酸(H2NCH2CH2SO3H)结合,分别生成甘氨胆酸或牛磺胆酸。人类皮肤下面的7-去氢胆固醇也是由胆固醇转变的。这种化合物,经紫外光照射后可转变成维生素D3,所以只要多晒太阳,可以不必摄入维生素D。动物可从乙酰辅酶A合成胆固醇,也可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入胆固醇作为生物合成的补充,但食入的胆固醇不能被人类、杂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很好地吸收正常人血浆胆固醇总量为每100毫升150~250毫克,如长期增高,可能诱发胆结石,也是动脉硬化症的致病因素。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