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疥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àn jiè

2 英文参考

dry scabies

xeroscabie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干疥为病名。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之“干骚(瘙)”。《说文》:“疥,瘙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作“诸疥瘙”。病因肺经燥气偏盛所起,证见皮肤粗糙干枯,瘙痒,搔之有白屑脱落。《五十二病方》干瘙方用:雄黄水银、头脂涂敷,为历代医家治疥所常用。《备急千金要方》之(艹冂^口^口)茹膏亦此类。治宜内服消风散,外用宜擦润肌膏[1]

参考疥疮

疥疮为病名,是一种传染性瘙痒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疥疮多生于足指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已分辨出疥虫为其病源体。本病以手指缝最为多见,亦常见于腋下、肘窝、脐周围、腹股沟、臀腿等处,甚则遍及全身。呈粟米样的丘疹和水泡,剧烈瘙痒,夜间尤甚。体表常见有抓痕和结痂;如因搔抓破皮引起继发感染化脓者,则称脓窝疥。治疗以外治为主。先以花椒9g,地肤子30g煎汤熏洗,再选用蛇床子散臭灵丹一扫光硫黄软膏等外搽。建国后,由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条件改善,本病已少见[2]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干疥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干疥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干疥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干疥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