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丹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ú hǔ dān

2 概述

伏虎丹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引张徽猷方之伏虎丹

3.1 组成

生地黄蔓荆子僵蚕(炒去丝)各一分,五灵脂半两,炒踯躅花、天南星白胶香、炮草乌头各一两[1]

3.2 制法

上药为细末,酒煮半夏末,打糊为丸,龙眼肉[1]

3.3 用法用量

每丸分作四次服,温酒送下,日二次[1]

3.4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引张徽猷方之伏虎丹主治肢体瘫痪[1]

4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之伏虎丹

4.1 处方

干地黄蔓荆子(去白)、白僵蚕(炒.去丝),各一分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天南星白胶香草乌头(炮),各一两。

4.2 来源

张徽猷方。此方乃建康府鸟衣巷有一老人姓锺,平生好道,朝夕瞻仰茅山,缘多酒,偶患风疾,百治无效。一日,见有一道人至,言其困酒太过,教服此药,道人遂不见,服之果验,乃知仙方。

4.3 炮制

上药为细末,酒煮半夏末为糊,圆如龙眼大。

4.4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之伏虎丹专治左瘫右痪

4.5 用法用量

每一圆分作四服,酒吞下,日进二服。

4.6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伏虎丹

5.1 处方

干地黄1分,蔓荆子(去自)1分,白僵蚕(炒去丝)1分,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1两,天南星1两,白胶香1两,草乌头(炮)1两。

5.2 制法

上药为细末。酒煮半夏末糊为丸,如龙眼大。

5.3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伏虎丹主治左瘫右痪

5.4 用法用量

每1丸分作4服,酒送下,日2次。

5.5 临床应用

风疾:昔建康府乌衣巷,有一老人姓钟,平生好道,朝夕瞻仰茅山,缘多酒,偶患风疾,百治无效。一日忽有一道人至,言其困酒太过,教服此药,道人遂不见,服之果验。

5.6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