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连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ēn lián wán

2 杨氏家藏方》卷七:参连丸

2.1 处方

艾叶(用糯米糊拌,焙,取细末)45克 干姜(炮,取末)60克(同艾末用米醋900毫升,慢火熬成稠膏)宣黄连45克(锉如豆大,用吴茱萸45克同炒紫色,拣去吴茱萸不用木香45克(别用黄连45克为粗末,用水600毫升,慢火煮尽水,去黄连不用,将木香薄切,焙干)酸石榴皮(炒)白茯苓(去皮)地榆 百草霜(别研)当归(洗,焙)各45克 龙骨39克(火煅通红)赤石脂39克 诃子(煨,去核)30克 阿胶60克(蛤粉炒罂粟壳60克(蜜炙

2.2 制法

上为细末,将前项艾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主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利肠鸣,日夜无度。

2.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陈米饮下。

2.5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七

3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3.1 方名

参连丸

3.2 组成

苦参1两半,黄连(去须)3两3分,栝楼根1两3分,牡蛎(煅)1两3分,知母(焙)1两3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3分。

3.3 主治

传尸劳骨蒸

3.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2次。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