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经络现象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ú shào yáng jīng luò xiàn xiàng

2 典型足少阳经络现象

吕某 男 5岁 1982年初诊

胆经皮下脂肪萎缩

病期四个月,沿右侧胆经出现脂肪萎缩,从风市丘墟穴。

郎某 男 36岁 1981年住院

胆经出血带(正相关

微循环障碍型溶血性贫血,肝损害诱发胆经出血带。

3 足少阳经络现象和现代研究摘录

1. 一名7岁男孩沿胆经路线出现转移脓肿。患儿发热5天后在右下肢外侧出现4颗黄豆大的小脓肿,排成一直线,继而在胸腹部、右腋下颈项部也出现小脓肿,全身脓肿共12处,除一处偏肩井内侧、一处在维道附近和另一处在外丘光明之间外,其余脓肿发生胆经穴位上。

2. 有一名腰部受伤的患者,当指压右足临泣丘墟穴时,在同侧小腿胆经路线上可见肌肉跳动,同时沿经出现一条二指宽的毛孔扩张带。停止指压15分钟后,上述现象消失。用红花液作穴位注射后,感传从足临泣直达京门。次日检查时,发现从足外踝膝上沿胆经再次出现毛孔扩张,汗毛竖立,皮肤呈鱼鳞状,色白光泽,以后逐渐消失。

3. 一名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在左股外侧有一片手掌大的麻木区,麻木区中心皮下有一枣核大小结节,每天不定时从此处发出2~3阵闪电样线状温热冲动,循股外侧经躯干向头面部放射。此时患者头昏心悸,左耳发热,左齿麻木。每当按压麻木区内的结节,都可“激惹”上述症状发作。刺激患侧悬钟穴,即有一种麻胀热感循胆经上行,途中跨越麻木区,再循经抵达胆经起点。切除结节后,感传即行于原麻木区的胆经路线上,无“跨越”现象出现,自觉闪电样的线状温热冲动等不适症状也有好转,股外侧皮神经炎症状消失。

4. 针刺光明穴感传上达耳部时,耳前肌电即出现强烈放电。压迫阳陵泉,感传被阻滞,耳前肌电反应亦随之消失,而压迫阳陵泉前后各旁开2厘米的对照点,感传不受影响,肌电反应也无改变。以同样的压力从侧面夹该部皮肤对感传和肌电亦无影响。但是,只要准确地在感传线上加压,均可阻滞感传和使耳前肌电消失。将感传线上的这些阻滞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出一条轨迹。实际上,这是一条连续不断的线,因为感传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有效的阻滞点,该线与感传路线完全一致,与经络循行路线也基本一致。

5. 对16名受试者针刺阳陵泉时,有10人在下肢外侧显示一条低温暗带,其中8人的暗带分布部位与胆经在该处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不论有无感传,也不论受试者主观上是否有冷或热的感觉,针刺后5~10分钟,低温带即出现在热象图上,停止刺激10分钟后,低温带逐渐消失。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