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阴虚火旺证

中医诊断学 自汗 中医内科学 中医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ì hàn ·yīn xū huǒ wà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自汗·阴虚火旺证(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1])是指阴精亏损,虚火亢旺,以头、颈、胸、背或全身出汗心烦身热口渴咽干,唇红,或午后潮热颧红便秘尿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自汗证候[1]

5 证候分析

阴虚不能制阳,虚火内扰脏腑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热逼津液外泄,故见盗汗虚热内蒸,故见五心烦热潮热颧红阴虚有热而津液不足,故见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3][3]

6 自汗·阴虚火旺证的治疗

6.1 治法

自汗·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3][3]

6.2 方药治疗

自汗·阴虚火旺证可用当归六黄汤[备注]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加减治疗。方中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黄芪益气固表。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3]

自汗·阴虚火旺证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备注]麦味地黄丸(《医级》):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麦冬五味子补益肺肾,滋阴清热[3]

易方

乌梅10枚,浮小麦15克,大枣5枚,煎服,治阴虚盗汗[3]

瘪桃干15枚,红枣10枚,煎服,治盗汗[3]

6.3 食疗

6.3.1 推荐食材

自汗·阴虚火旺证患者建议食用乌梅茶叶百合、鸡蛋、麦冬粳米冰糖大枣五味子当归[3]

6.3.2 推荐食疗

1.乌梅茶(《家用良方》):乌梅1个去核茶叶适量,加水煎煮饮。每天1次。[3]

2.百合鸡蛋汤(《本草再新》):百合100g,加水3碗,煎煮至2碗,鸡蛋去蛋白,倒入百合中搅匀,加冰糖稍煮。每日1次。[3]

3.麦冬粥(《食鉴本草》):麦冬20g,粳米100g。先将麦冬取汁液,与粳米一同煮粥。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3]

7 关于自汗

自汗(spontaneous sweating[3][4])为病证名[5]。是指以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等因素而自然出汗为主要表现的汗证[5]

详见自汗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113-115.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0-92.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自汗·阴虚火旺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自汗·阴虚火旺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自汗·阴虚火旺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自汗·阴虚火旺证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