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化热

中医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è yū huà rè

2 注解

血瘀化热瘀血郁积,日久化热病机及其相关证候[1]

瘀血发热指因瘀血所致发热的病证[2]。《伤寒全生集·辨内伤瘀血发热类伤寒》:“凡跌仆损伤,或被人踢打,或物相撞,或致挫闪,一时不觉,过至半日或一二三日而发者有之,十数日或半月一月而发者有之。一般寒热交作,其心胸胁小腹满痛,按之手不可近者,此有瘀血也。或一时伤重,就发寒热瘀血上冲,则昏迷不省如死之状,良久复苏,轻则当归导滞汤,重则桃仁承气汤苏木红花牛膝桔梗姜汁,量其元气,下其瘀血则愈。”《金匮翼·瘀血作热》:“瘀血发热者,其脉滴,其人但漱水而不欲咽,两脚必厥冷,少腹必结急,是不可以寒治,不可以辛散,但通其血,则发热自止,当归承气汤。”《不居集》下集:“瘀之日久,则发为热,热涸其液,则干枯于经络之间,愈干愈热,愈热愈干,而新血皆枯……补之不可,凉之不可,而立大黄廑虫丸。”

瘀血部位不同,证治各有所异[2]。《血证论·发热》:“瘀血发热者,瘀血肌肉则翕翕发热,证像白虎,口渴心烦,支体刺痛,宜当归补血汤,合甲己化土汤桃仁红花柴胡防风知母石膏血府逐瘀汤亦治之。瘀血肌腠寒热往来,以肌腠半表半里,内阴外阳,互相胜复也。宜小柴胡汤当归白芍丹皮桃仁荆芥红花治之,桃奴散黄芩柴胡亦治之。瘀血在腑,则血室主之。证见日晡潮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以冲为血海,其脉丽于阳明,故有阳明燥热之证,桃仁承气汤治之,小柴胡汤桃仁丹皮白芍亦治之。瘀血在脏,则肝主之,以肝司血故也。证见骨蒸痨热,手足心烧,眼目青黑,手发摧折,世以为难治之证,而不知热血在肝脏使然,宜柴胡清骨散桃仁琥珀干漆丹皮治之。”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7.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治疗血瘀化热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