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缠喉风

中医学 中医病名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ài chán hóu fēng

2 注解

外缠喉风为病名[1]。即患缠喉风颈项肿大等外症为主要表现者[1]。又名阳毒喉风[1]。多由火毒上冲所致[1]。症见咽喉红肿疼痛,甚或肿连腮项,胸闷气促目睛外突,寒热大作[1]。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阳毒喉风发热,肿连头项目睛突,气粗短促鼻扇张,主去痰涎方可治。”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止痛[1]。可选用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1]

参见缠喉风缠喉风为病证名[2]。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二。系指咽喉红肿疼痛,或肿疼连及胸前,项强而喉颈如蛇缠绕之状者[2]。《儒门事亲》卷三。《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夫缠喉风属痰热,咽喉里外皆肿者是也。”又谓“此症因胃肾有热,内枯不能上润,致令心火盛故发此症。”多由脏腑积热,邪毒内侵,风痰上涌所致[2]。《丹溪心法》卷四:“缠喉风,属痰热。”本病主要症状有:喉关内外红肿疼痛,红丝缠绕,肿绕于外,甚者连及胸前,项强如蛇缠绕;若漫肿深延至会厌喉关下部,则呼吸困难,痰鸣气促,胸膈气紧,手指甲青,手心壮热牙关拘急,汤水难咽[2]。治宜解毒泻热,消肿利咽[2]。方可选用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等加减[2]。如呼吸迫促,有窒息征者,宜行气管切开术[2]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7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