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í hú

2 《*辞典》:醍醐

2.1 出处

雷公炮炙论

2.2 拼音名

Tí Hú

2.3 来源

牛乳制成的食用脂肪

2.4 化学成份

牛乳制成的醍醐,其一般组成(每100克)为:水分73克,蛋白质2.9克,脂肪20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0.6克,钙97毫克,磷77毫克,铁0.1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4毫克,尼克酸0.1毫克,抗坏血酸微量,维生素A830国际单位。

脂肪醍醐的主要成分,其中含饱和脂肪酸丁酸、己酸、辛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以及不饱和的油酸(以上都是偶数C的脂肪酸)。此外尚含二羟基硬脂酸花生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2.5 性味

①《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③《唐本草》:"性冷。"

2.6 功能主治

养营,滋阴润燥,止渴。治虚劳肺痿咳唾脓血消渴便秘风痹皮肤瘙痒。

①《千金·食治》:"补虚,去诸风痹。去月蚀疮,添髓补中填骨。"

②《唐本草》:"主风邪痹气,通润骨髓,可为摩药,功优于酥。"

③《日华子本草》:"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敷脑顶心。"

④《本草衍义》:"润养疮痂。"

⑤《随息居饮食谱》:"润燥充液滋阴,止渴耐饥,养营清热。"

2.7 用法用量

内服:溶化冲。外用:涂摩。

2.8 注意

《随息居饮食谱》:"中虚湿盛者忌之。"

2.9 附方

①治一切肺病咳嗽脓血及唾血不止:好酥三十斤,三遍炼,停职凝,当出醍醐,服一合,日三服,瘥止。(《千金方》)

②补虚,去风湿痹醍醐二大两。暖酒一杯,和醍醐一匙服之。(《食医心镜》)

③治中风烦热皮肤瘙痒:醍醐四两。每服酒调下半匙。(《圣惠方》)

2.10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醍醐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