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郄穴

腧穴学 针灸学 郄穴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í liù xì xué

2 英文参考

sixteen Xi point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郄穴经穴分类[1]。出《针灸甲乙经》。郄,是间隙的意思,各经经气深聚之处的穴位郄穴[1][2]。郄,又有弯曲的含义,郄穴可说是气血曲折会聚的空隙。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奇经八脉中的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共计16个郄穴,称为十六郄穴[2]。大多分布四肢肘膝以下[2]。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2]

4 郄穴作用

郄穴常用来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用于治疗血分病症,阳经郄穴多用于治疗气分病症,如急性疼痛、气形两伤等。

郄穴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2]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2]胃痛梁丘吐血孔最[3]

脏腑发生病变时,亦常在相应的郄穴产生疼痛、酸胀及反应物,临床常用作诊断疾病的参考。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41.
  2. ^ [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7.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