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迎香

腧穴学 穴位特效按摩 经外奇穴 头颈部奇穴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èi yíng xiāng

2 英文参考

EX-HN9[中国针灸学词典]

nèiyíngxiā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HN9[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内迎香经外奇穴名(nèiyíngxiāng EX-HN9)[1][2]。出《肘后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列作奇穴[2]。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2]内迎香穴主治晕厥目赤肿痛中暑鼻痒鼻塞咽喉肿痛头痛鼻塞鼻渊喉痹眩晕,各种鼻炎急性结膜炎等。

4 拼音

nèiyíngxiāng

5 代号

EX-HN9

6 出处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内迎香,在鼻孔内上端。

7 内迎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内迎香穴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2]

鼻孔内,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3]

内迎香穴位鼻孔内上端,鼻黏膜上[4]

内迎香穴位鼻孔内,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4]。即与上迎香相对处的鼻黏膜处[4]

经外奇穴——内迎香的位置

经外奇穴——内迎香的位置

内迎香穴的位置

经外奇穴——内迎香的位置

8 内迎香取穴方法

仰靠坐位。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和粘膜处。

正坐仰靠或仰卧位,于鼻孔内与上迎香相对处鼻黏膜上取[4]

快速取穴:正坐仰靠,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即是内迎香[5]

9 内迎香穴位解剖

内迎香穴下有鼻粘膜、粘膜下疏松组织分布有面动、静脉的鼻背支之动、静脉网和筛前神经的鼻外支。

10 内迎香穴的功效与作用

内迎香穴有清热通窍作用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5][5]

鼻孔内向上直刺0.1~0.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以1~2 mL为宜[5]。对损伤出血不止者忌用[5]

内迎香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故对损伤出血不止者忌用[5]

12.2 灸法

内迎香禁用灸法[5]

14 特效按摩

每天用食指指腹从外部间接按摩内迎香穴,每次1~3分钟,可以使鼻部保持通畅,预防鼻炎[5]

15 文献摘要

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一方,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若使鼻中血出,佳。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内迎香鼻孔内,用芦或箬叶作卷搐之血出为好,应合谷穴。

针灸大成》: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鼻出血最效。

良方集腋》:喉闭牙关不开,巴豆七粒,纸裹槌油,将油纸作条烧烟熏入鼻内,牙关即开,用筋点雄黄胆矾末入喉间,吐出痰涎立愈。

1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9.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0.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3.
  5. ^ [5]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