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细胞分类计数

化验及医学检查 体液和排泄物检查 脑脊液检查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ǎo jǐ yè xì bāo fēn lèi jì shù

2 英文参考

cerebrospinal fluid differential cell count

3 概述

脑脊液显微镜常规检查,一般以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为主。脑脊液不含红细胞,无白细胞或含极少量的白细胞。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增多,白细胞升高的种类发生变化。因此做脑脊液显微镜检查可以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

4 脑脊液细胞分类计数医学检查

4.1 检查名称

脑脊液细胞分类计数

4.2 分类

体液排泄检查 > 脑脊液检查

4.3 化验取材

脑脊液

4.4 脑脊液细胞分类计数的测定原理

采用生物显微镜透视成像原理。

4.5 试剂

(1)生理盐水

(2)细胞计数板。

4.6 操作方法

一般情况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后,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的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多个核的细胞。计数100个细胞,以百分率表示。如白细胞少于100个,应直接写出单核、多核细胞的各自数量。

特殊情况下,如遇细胞形态异常或数量太多(脑膜白血病肿瘤时),不能直接分类时,可将离心沉淀物涂片加正常血清1滴,制成均匀的薄膜后,用亚甲基蓝-伊红染色或瑞氏染色均可。形态异常的细胞应重点予以描述,以助临床诊断。

4.7 正常值

红细胞数          0;

白细胞数    成人  (0~8)×106/L;

婴儿  (0~20)×106/L;

儿童  (0~10)×106/L;

淋巴细胞    成人   40%~80%;

新生儿 5%~35%;

单核细胞    成人   15%~45%;

新生儿 50%~90%;

中性粒细胞  成人   0~6%;

新生儿 <8%;

其他细胞           罕见。

4.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红细胞升高:见于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手术后、硬膜下血肿,以及穿刺损伤

白细胞升高:(10~100)×106/L见于脑炎、脑脊髓膜炎、无菌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化脓性或结核性脑膜炎早期;(100~500)×106/L,见于各种脑膜炎;>500×106/L,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中性粒细胞升高:见于细菌性脑膜炎、早期病毒性脑膜脑炎、早期结核性脑膜炎、阿米巴性脑脊髓膜炎、早期脑膜血管梅毒、反复进行腰穿等。

淋巴细胞升高:见于病毒性脑膜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脑膜炎梅毒脑膜脑性脑膜脑炎、钩端螺旋体脑膜炎、治疗中的细菌性脑膜炎寄生虫感染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炎等。

嗜酸粒细胞升高:见于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急性神经炎、过敏性疾病、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嗜碱粒细胞升高: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炎症寄生虫感染等。

巨噬细胞升高: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脑膜炎

单核细胞升高:常随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而增多。

恶性肿瘤细胞:见于白血病恶性肿瘤浸润中枢神经系统

室管膜细胞升高:见于气脑造影术后,脑积水等及鞘内化疗时。

4.9 附注

当摄入布洛芬磺胺甲噁甲噁唑、舒林酸药物时,可使脑脊液中巨噬细胞数增加。

4.10 相关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梅毒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多发性硬化

编辑:taozi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