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郁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ù yù

2 英文参考

hapetic qi stagna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木郁为病证名,五郁之一[1]。指肝胆郁结之证[1]。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见畏寒畏热,头痛颊痛,头晕耳鸣目赤暴痛,脘腹胀满,吞酸吐食等[1]。治宜疏达[1]。用达郁汤开郁至神汤舒木汤等方[1]

参见五郁五郁运气学说术语,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指木、火、土、金、水五运之气各被所胜之气克制而遏郁[2]。如木气主运之年,若遇阳明燥金司天,则木气为燥金之气所制胜而郁遏不得行其令,该年亦就不能表现木气主运的一般气候特征[2]

参见郁证郁证为病名[3]。凡滞而不得发越之病,总称郁证,简称郁[3]。见《赤水玄珠·郁证门》。《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属五气之郁,后世合称五郁[3]。《丹溪心法》将郁证分为气郁血郁湿郁热郁痰郁食郁六种,总称“六郁[3]。《张氏医通》卷三:“郁证多缘子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又有七情郁证内郁,如怒郁思郁忧郁悲郁惊郁恐郁[3]脏腑郁证心郁肝郁脾郁肺郁肾郁胆郁三焦郁[3]六气郁证又称外郁,如风郁寒郁湿郁热郁[3]辨证虚实之分[3]实证常见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数种[3]肝气郁结者,症见精神抑郁,或胸闷胁痛腹胀暖气,不思饮食,脉多弦细。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可用四逆散[3]气郁化火上逆者,症见头痛头晕胸闷胁胀,口苦口干,苔黄舌红,脉多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可用加味逍遥散[3]。痰气郁结者,症见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3]。治宜利气化痰,可选用半夏厚朴汤、温胆肠等方[3]虚证多见久郁伤神和阴虚火旺两类[3]。久郁伤神者,症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疲乏无力[3]。治宜养心安神,可用甘麦大枣汤[3]阴虚火旺者,症见眩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3]。治宜滋阴清火,养血柔肝,可用滋水清肝饮等方[3]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0.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木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木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木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木郁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