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兰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ù sī lán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鹭鸶兰

2.1 拼音名

Lù Sī Lán

2.2 别名

山韭菜、鹭鸶草、土洋参

2.3 来源

百合科鹭鸶兰Diuranthera major Hemsl.,以根入药。

2.4 生境分布

云南、四川。

2.5 性味

甘,平。

2.6 功能主治

消炎、止血。主治外伤出血

2.7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干粉撒伤口,或鲜品捣烂敷患处。

2.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鹭鸶兰

3.1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3.2 拼音名

Lù Sī Lán

3.3 英文名

Root of Common Diuranthera

3.4 别名

山韭菜土洋参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鹭鸶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uranthera major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3.6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短,生多条根。花葶直立,少数有分枝。叶较宽,宽条形,长17-67cm,宽1.3-3.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总状花序具少数花,苞片较花短;花白色,钟状,直径3-4.5cm,双生,具梗,梗长6-12mm,具关节;花被片6,近等长,均具3脉,外轮花被片3,条形,较内轮花被片稍窄;雄蕊6,短于花被片;花丝丝线形,花药细长,弓形,背着生成丁字状,基部箭形,似具2个平行的尾;子房无柄。蒴果具3裂片种子近圆形,种皮黑色,具斑点。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900m的山坡或林下草坡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3.8 栽培

1.生物学物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徘水良好的夹砂土较好。

2.栽培技术:繁殖方法。一般于秋季倒苗后或早春未发芽前,结合收获,挖起全株,从根茎自然分叉处掰,分成小丛,每丛有芽2-3个。在整好的地上,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26cm开穴,深7-10cm,每穴栽苗1-2丛,盖土压紧,再盖松土与地面齐平,最后施人畜粪水,促使生长

3.栽后每年在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锄土要浅。春、秋季中除后各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

3.9 化学成份

根含鹭鸶兰甙(diuranthoside)A、B、C即新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

3.10 性味

味甘;性平

3.11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止血生肌。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3.12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3.13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山韭菜连根捣汁,敷患处。(《滇南本草》)②治刀伤:山韭菜根同赤石脂捣烂,晒干为末,捻刀斧伤。(《滇南本草》)

3.14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作菜食,能养血健脾,强筋骨,增气力。

2.《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血。治外伤出血

3.15 摘录

《中华本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鹭鸶兰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