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耳鼻咽喉科临床路径 2017年版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í xìng huài sǐ xìng zhōng ěr yán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7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急性坏死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

3 发布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7] 5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了23个专业20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上述临床路径已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上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7年5月31日

4 临床路径全文

急性坏死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4.1 一、急性坏死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坏死中耳炎(ICD-10:H66.4/66.0) 并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4.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耳炎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鼻咽科学分会,2012年)

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中重度以上听力下降。可伴有头痛发热眩晕周围性面瘫等。

2.体征:可伴有高热,有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恶臭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可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中耳乳突HRCT扫描:提示中耳、乳突及听骨链等出现溶骨性破坏。

5.多发生于伴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儿童

4.1.3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取中耳分泌物培养和药敏实验。

3. 早期全身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4. 外耳冲洗及滴药。

5. 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

6. 行乳突根治术

7.其他治疗,增强免疫力。

4.1.4 (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

4.1.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4/66.0急性坏死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1.6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4.1.6.1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纯音听阈测试;

(6)中耳-乳突薄层HRCT;

(7)中耳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

4.1.6.2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清病毒学检测;

(2)听力检查:包括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等;

(3)前庭功能相关测试

(4)MRI等影像检查

(5)面神经功能测定

4.1.7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外耳过氧化氢冲洗外耳抗生素滴药。

3.控制体温、维持水电解质、补充维生素等对症处理。

4.乳突根治术

5.酌情考虑二期行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术

6.手术日为入院后5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

(2). 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

(3). 术中酌情行面神经监测

(4). 术腔填塞。

(5). 标本送病理检查

7.术后住院治疗≤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病人情况而定。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伤口换药

4.1.8 (八)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中耳乳突炎症已基本消退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4.1.9 (九)变异原因及分析

1.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须视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2.伴有急性传染病儿童患者须联合传染病科、重症医学科、儿科等进行联合诊治,需退出该临床路径

4.2 二、急性坏死中耳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坏死中耳炎(ICD-10:H66.4/66.0)并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4天

(术前日)

住院第3-5天

(手术日)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与评估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包括抗感染治疗、手术方式和日期

□上级医生查房

□积极抗感染治疗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根据检查结果等,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等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手术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普食

抗菌药物

外耳冲洗、滴药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片、心电图

□临床听力检查

□颞骨CT/MRI

□中耳脓细菌培养+药敏

□必要时:面神经功能测定

长期医嘱: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外耳冲洗、滴药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或局麻下行乳突根治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抗菌药物

□术前准备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全麻后常规护理

乳突根治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术后6小时半流饮

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标本送病理检查

□酌情心电监护

□酌情吸氧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明晨禁水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13天

(术后第1-9天)

住院第14天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上级医生查房

□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注意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有无并发症如面瘫眩晕、突聋等

注意手术引流量

□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皮条

□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半流食或普食

□一级或二级护理

□可停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换药

□其他特殊医嘱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情况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