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湿和中

祛湿法 中医治法 中医学 中医治疗学 内治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à shī hé zhōng

2 英文参考

removing dampness for regulating stomac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化湿和中治法[1]。指用具有祛湿化浊、健脾和胃作用的方药治疗湿困脾胃证、脾虚湿困证治法[2]。适用于湿滞中焦脾胃不和而见脘闷纳呆腹胀便溏等症[2]。常用藿香佩兰白扁豆陈皮、法夏、木香砂仁药物[2]。方用藿香正气丸[2]

参见化湿和胃

化湿祛湿法之一[3]。用芳香祛湿药物以宣化上焦湿邪方法[3]。如湿邪在表,用疏表化湿,如藿香正气散[3]湿温时疫,喉痛胸闷,用清热化湿法,如甘露消毒丹[3]

和胃又称和中[4]。是治疗胃气不和方法[4]胃气不和表现为胃脘胀闷、嗳气吐酸厌食、舌淡苔白等证候,用陈皮姜半夏木香砂仁等药[4]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4.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1.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有化湿和中作用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有化湿和中作用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有化湿和中作用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化湿和中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