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明 徐春甫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病证

凡古今病名率多不同,缓急寻检,常致疑阻。若不别判,何以示众?自如世人呼阴毒伤寒为剧病,实阴易之候,命一疾而涉三病。以此为治,岂不甚远!殊不知阴毒少阴阴易自是三候,为治全别。古有方证,其说甚明。今乃混淆,害人最急。又如肠风脏毒咳逆、慢惊,遍稽方论,无此名称。深穷其状,肠风肠痔下血脏毒乃痢之蛊毒咳逆者,哕逆之名,慢惊者,阴痫之病。若不知古知今,何以为人司命?加以古人经方,言多雅奥。以痢为滞下,以为香港脚,以淋为癃,以实为秘,以天行伤寒,以白虎为历节,以膈气膏肓,以咳嗽咳逆,以强直为痉,以不语为喑,以缓纵为痱,以怔忪为悸,以痰为饮,以黄为瘅。诸如此类,可不讨论,况病有数候相类,二病同名者哉?宜其视伤寒中风热病瘟疫通曰伤寒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率为水气。疗中风专用乎痰药,指带下或以为劳疾。伏梁不辨乎风根,中风不分乎时疾。此今天下医者之公患也。是以别白而言之。(《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