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白

腧穴学 特定穴 足少阳胆经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交会穴 穴位特效按摩 经穴 后头部腧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ú bái

2 英文参考

Fúbái GB10[中国针灸学词典]

fúbái[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10[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10[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浮白
汉语拼音Fubai
罗马拼音Fupai
美国英译名Floating White
各国代号中国GB10
日本10
法国莫兰特氏VB16
富耶氏
德国G10
英国G10
美国GB10

浮白经穴名(Fúbái GB10)[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阴胆经[1]浮白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交会穴[1][2]。浮即浮浅,白指明白,此穴位于体表浮浅部位,有清头明目之功,故名浮白[2]浮白穴主治头项,五官等疾患:如头痛耳鸣耳聋,眼目疼痛齿痛喉痹颈项痛肿,咳逆喘息胸满,肩臂痛,足缓不收,头痛眩晕目痛瘿气,现代又多用浮白穴治疗耳源性眩晕神经耳聋牙痛甲状腺肿,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中风后遗症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目瞳子浮白二穴。

5 穴名

浮即浮浅,白指明白,此穴位于体表浮浅部位,有清头明目之功,故名浮白[2]

浮,漂也,游也,满而溢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及《至真要大论》:“少阳之至大而浮。”又顺流曰浮,《尚书·禹贡》:“浮于济洁。”白,为素色,为金色,并有道义,浅表为浮,色白应肺。“浮白”典故,出于战国之初。魏文侯与诸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行觞政(酒令也)曰:“饮不酹者,浮以大白。”后人以“浮大白”为罚大杯酒。本穴治足不能行及耳聋胸满齿痛,瘿肿,喉痹咳嗽,吐痰沫等症。病者宛如醉人状态,喻病人如曾浮大白者,本穴可以治之,因名为浮白,此解似牵强矣。此穴在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1寸之凹陷中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由率谷外下行,循天冲浮白,而到耳后窍阴完骨,如水顺流而下。[3]

7 所属部位

后头[4]

8 浮白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浮白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5]

浮白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5]

浮白穴位于颞骨乳突后上方,当天冲穴与完骨穴间平行耳后发际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或于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1寸处取穴[5]

浮白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浮白穴在后头的位置

浮白穴的位置

浮白穴在后头的位置

浮白穴的位置

浮白穴在后头的位置(肌肉

浮白穴的位置

浮白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9 浮白穴的取法

正坐或侧伏,在耳后乳突后上方,当天冲穴与头窍阴穴的弧形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浮白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5]

正坐俯伏或侧卧位,在耳后乳突后上方,天冲头窍阴穴的弧形连线的中点取穴;侧头部,耳尖后方,入发际1寸处取穴[6]

快速取穴:先找到天冲穴(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3横指处即是天冲穴)和完骨穴(耳后明显突起,其下方凹陷处即是完骨穴),二者弧形连线上1/3处即是浮白[7]

10 浮白穴位解剖

浮白下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在胸锁乳突肌的乳突止点肌腱的外侧,与耳廓背面基底部之间,有耳后动、静脉与其伴行的耳大神经经过。(参看率谷穴)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7]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耳后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8]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及耳后动、静脉[8]

11 浮白穴的功效与作用

浮白穴有疏肝利胆、散风通经作用[8]

浮白穴具有散风止痛,理气散结的功效。

浮白穴主治肺疾,如发寒热喉痹咳逆痰沫、胸中满不得喘息,针之有祛痰平喘之效,系胆与膀胱经会穴,有清热散作用[8]

12 浮白穴主治病

浮白穴主治头项,五官等疾患:如头痛耳鸣耳聋,眼目疼痛齿痛喉痹颈项痛肿,咳逆喘息胸满,肩臂痛,足缓不收,头痛眩晕目痛瘿气,现代又多用浮白穴治疗耳源性眩晕神经耳聋牙痛甲状腺肿,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中风后遗症等。

浮白穴主治头项、五官等疾患:如头痛耳鸣、耳聋、眼目疼痛齿痛喉痹颈项痛肿、咳逆喘息胸满、肩臂痛、足缓不收等[8]

浮白穴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齿痛瘿气[8]

浮白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瘿气[8]

现代又多用浮白穴治疗耳源性眩晕神经耳聋[8]

浮白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瘿气[8]

1.五官疾病:头痛牙痛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2.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扁桃体炎

3.其它:中风后遗症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8][8]

平刺0.5~0.8寸[8][8],局部有胀重感[8]

13.2 灸法

可灸[8][8][8]

艾条灸5~10分钟[8]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浮白穴的配伍

浮白风池太阳百会,有疏风止痛的作用。治头痛[8]

浮白颊车下关合谷,有活络止痛的作用。治齿痛[8]

浮白天牖天容天突,有理气软坚散结作用。治瘰疬[8]

15 特效按摩

中指指腹每天早晚各揉按浮白穴1~3分钟,可治经常熬夜不睡觉或者经常失眠而引起的头发白[8]

16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主牙齿痛,不能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发治寒热喉痹咳逆痰沫,胸中满不得喘息耳鸣嘈嘈无所闻,颈项痈肿及瘿气,肩臂不举,悉皆治之。

针灸大成》:主足不能行,耳聋耳鸣齿痛胸满不得息,胸痛颈项瘿,痈肿不能言,肩臂不举,发寒热喉痹咳逆痰沫,耳鸣嘈嘈无所闻。

类经图翼》:主治咳逆胸满喉痹耳聋齿痛,项瘿,痰沫,不得喘息,肩臂不举,足不能行。

17 浮白穴研究进展

17.1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针刺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针刺方法患者坐位,取双侧浮白,常规消毒后,向天冲方向平刺12~25 mm,行捻转泻法,得气留针30 min,每隔5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患者仰卧位,头向所拟阻滞的对侧转45°角。采用侧入穿刺法,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第6颈椎椎体横突投影点进针直刺到第6颈椎横突骨质后,再将针退至皮下,针体倒向耳后,平行于枕后水平,斜向下向内向星状神经节所在处进针1.5~2 cm,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 mg(分次缓慢注药,每次注药1~2 mL,观察1~2 min无异常后,再注药1~2 mL),隔日1次,每次阻滞一侧星状神经节,左右交替,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3例患者,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9]

17.2 治疗胆囊炎疼痛

取右侧浮白,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快速向下平刺0.8~1寸,用强刺激手法,有酸、麻、胀感后,令做伸展运动,活动右侧胸腹部并对患者胆囊区叩击,留针15 min,其间行针2次,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若未痊愈可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共治疗38例患者痊愈5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100%。[9]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5.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3-304.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9-110.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3-30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