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遗尿症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ér tóng yí niào zhèng

2 概述

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仍不能控制排尿,在日间或夜间反复出现不自主的排尿者。

3 病因病理病机

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器质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本症患儿直系亲属中常有遗尿病史。也有认为遗尿泌尿系统解剖功能异常有关,如膀胱发育异常、膀胱容量减少或昼夜排尿节律改变等。据睡眠象实验研究发现遗主要是发生在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同时本症患儿睡眠异常脑电图较为常见。有学者认为可能与中枢神经成熟延迟有关。多数学者认为遗尿是由于养育方式不当,缺乏卫生习惯的训练和其他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排尿功能失常。

4 临床表现

遗尿症发生于5~10岁儿童,男孩较多见。临床一般分为两大类:①原发性遗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②继发性遗尿:指患儿在5岁以内,曾有一段时间(约3~6个月)不尿床,尔后再发生遗尿者。与睡眠障碍有关的遗尿,绝大多数是属原发性遗尿症。本症通常可自愈,随年龄增大后遗尿消失,大多数在8岁以后就停止尿床

5 检查

须符合以下3项:①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反复有不自主排尿(日间或夜间);②遗尿严重程度:5~6岁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③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遗尿

6 治疗

针对遗尿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避免用粗暴惩罚的态度对待遗尿儿童。家长要帮助儿童树立克服遗尿的信心,养成良好卫生的习惯,加强排尿机能的训练。

适当控制睡前饮水,避免过分紧张疲劳。

可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治疗5剂量为12.5~25mg,每晚睡前半小时服1次。如见效,可服2~3个月而后试行停药。针灸耳压疗法或中药治疗亦有效果。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儿童遗尿症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儿童遗尿症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儿童遗尿症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