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叶

通乳 中药材 清热利湿 中医学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ōng kuí yè

2 英文参考

cluster mallow leaf[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冬葵叶

冬葵叶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1]

3.1 别名

葵菜、冬苋菜[1]

3.2 来源

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crispa L.的叶[1]

3.3 性味

甘,寒[1]

3.4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通乳,滑窍[1]

1.治黄疸肺热咳嗽热毒下痢,小便不行,乳汁不下[1]。煎服:15~30g[1]

2.研末敷治外伤出血烫火伤[1]

3.5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1]

3.6 化学成分

本品含锦葵酸(Malvic acid)、苹婆酸、黏液质[1]

4 《*辞典》·冬葵叶

4.1 出处

《别录》

4.2 拼音名

Dōnɡ Kuí Yè

4.3 别名

冬葵苗叶(《本草图经》),芪菜巴巴叶(《云南中草药》),冬苋菜(《重庆草药》)。

4.4 来源

锦葵科植物冬葵的嫩苗或叶。

4.5 化学成份

叶含粘液质

4.6 性味

甘,寒。

陶弘景:"冷利。"

②《千金·食治》:"甘,寒,滑,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4.7 功能主治

清热.行水,滑肠。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疸二便不通丹毒,金疮。

①《药性论》:"叶:烧灰及捣干叶末,治金疮。煮汁,能滑小肠,单煮汁,主治时行黄病。"

崔禹锡《食经》:"食之补肝胆气明目。主治内、热消渴酒客热不解。"

③《本草图经》:"孕妇临产煮叶食之,则胎滑易产。"

④汪颖《食物本草》:"除客热,治恶疮,散脓血,女人带下,小儿热毒下痢,丹毒,并宜食之。"

⑤《医林纂要》:"益心,泻肾,滑肠。去结行水通乳。"

⑥《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腹胀。"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全草:治小便不通,全身肿胀.又用以利便缓下催生催乳,"

⑧《重庆草药》:"苗叶:治肺火咳嗽肺痨,虚咳盗汗。"

4.8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含漱。

4.9 注意

脾虚肠滑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别录》:"其心伤人。"

②《千金·食治》:"食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发宿病。"

③《本草汇言》:"里虚胃寒人;并风疾、宿疾,咸忌之。"

4.10 附方

①治肺炎冬苋菜煮稀饭服。(《重庆草药》)

②治黄疸冬葵全草二两,天胡荽三两,紫花地丁草二两,车前草一两,精肉三两。水炖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小儿发斑,散恶毒气生葵叶绞取汁,少少与服之。(《圣惠方》)

④治咽喉肿痛冬葵叶、花,阴干,煎水含漱。(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诸痿:先以泔清温洗,以棉拭水,取葵叶微火暖贴之疮,引脓,不过二、三百叶,脓尽即肉生。忌诸杂鱼蒜、房室等。(《孟诜必效方》)

⑥治汤火伤:葵菜为末敷之。(汪颖《食物本草》)

⑦治蛇蝎螫:熟捣葵取汁撮。(《千金方》)

⑧治误吞钱不出及误吞针:葵菜不拘多少,绞取汁,冷饮之。(《普济方》)

4.11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冬葵叶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冬葵叶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