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散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ǔ gān sǎn

2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补肝散

2.1 处方

山茱萸当归 五味子(炒,杵)山药 黄耆(炒)川芎 木瓜各15克 熟地黄 白术(炒)各3克 独活 酸枣仁(炒)各12克

2.2 制法

上药为末。

2.3 功能主治

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或身痛月经不调,或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色青小腹痛者。

2.4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加大枣数枚,水煎服。

2.5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

3 《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补肝散

3.1 处方

干姜6分,甘遂3分,桂心5分,茯苓5分,附子(炮)5分,黄连5分,甘草(炙)5分,当归5分,干漆(熬)5分,贝齿(烧)5分,猪苓5分,白术5分,干地黄8分,丹参6分,防风7分,黄耆6分。

3.2 制法

上为散。

3.3 功能主治

肝脏病,服青盲,内或生障,恶风赤痛。

3.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

3.5 注意

海藻菘菜生菜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3.6 摘录

《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4 症因脉治》卷四:补肝散

4.1 处方

川芎陈皮生姜防风当归身、白芍药羌活

4.2 功能主治

内伤霍乱转筋

4.3 用法用量

原书治上证,本方加木瓜秦艽

4.4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5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补肝散

5.1 处方

人参1两,茯苓1两,五味子1两,芎1两,藁本1两,茺蔚子1两半,细辛1两半。

5.2 制法

上为末。

5.3 功能主治

心脏伏毒,热气壅在膈中。初患之时,微有头痛目眩眼系常急,夜卧涩痛,泪出难开,时时如针刺,外障相似

5.4 用法用量

每日1钱,空心米汤调下。

5.5 摘录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

6 银海精微》卷上:补肝散

6.1 处方

当归熟地黄川芎赤芍药防风木贼等分

6.2 功能主治

冷泪

6.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4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上

7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补肝散

7.1 处方

甘菊1两,茯神3分,芎3分,细辛3分,五味子3分,人参3分,独活3分,羚羊角屑3分,白术3分,肉桂半两,酸枣仁(微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7.2 制法

上为散。

7.3 功能主治

肝脏虚寒,头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虚烦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同煎6分,去滓温服

7.5 摘录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8 《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补肝散

8.1 别名

补肝煎、补肝汤

8.2 处方

山茱萸肉半两,当归半两,五味子(炒,杵)半两,山药半两,黄耆(炒)半两,川芎半两,木瓜半两,熟地黄(自制)1钱,白术(炒)1钱,独活4钱,酸枣仁(炒)4钱。

8.3 制法

上为末。

8.4 功能主治

肝肾二经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发热,或身痛经不调

8.5 用法用量

补肝煎(《不居集》上集卷二十四)、补肝汤(《医碥》卷七)。

8.6 摘录

《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

9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七:补肝散

9.1 处方

白瓜子7升。

9.2 制法

绢袋盛,搅,沸汤中3遍,晒干,以酢5升浸1宿,晒干,治下筛。

9.3 功能主治

明目肥人悦颜,延年不老。主男子五劳七伤之目疾。

9.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日3次。服之100日,夜写细书。

9.5 摘录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七

10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补肝散

10.1 别名

细辛汤

10.2 处方

羚羊角2两,防风2两,羌活3两半,车前子3两半,人参3两半,茯苓3两半,细辛3两半,黑参3两半,黄芩3两半。

10.3 制法

上为末。

10.4 功能主治

肝风目暗内障

10.5 用法用量

细辛汤(《普济方》卷七十六)。

10.6 摘录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11 症因脉治》卷三:补肝散

11.1 处方

当归白芍药羌活秦艽

11.2 功能主治

内伤筋挛

11.3 摘录

症因脉治》卷三

12 《千金》卷六:补肝散

12.1 处方

青羊肝1具(去上膜,薄切之,以新瓦瓶子未用者,净拭之,纳肝于中,炭火上灸之,令极干汁尽,为末),决明子半升,蓼子1合(熬令香)。

12.2 制法

上药治下筛。

12.3 功能主治

肝虚失明

12.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食后以粥饮送下,1日2次。稍加至3匕,不过2剂。服之1年,能夜读细书。

12.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决明久能益精光,蓼实温中明目,青羊即羖羊,青盲明目之专药,皆《本经》主治,不专滋阴补肝,兼能散血舒筋,同气相感之妙用。

12.6 摘录

《千金》卷六

13 眼科全书》卷三

13.1 组成

大黄酒蒸,久晒)、川芎菊花防风大力子(炒)、荆芥玄参蒺藜细辛黄芩栀子木贼甘草草决明(炒)、苍术蔓荆子

13.2 主治

肝虚鸡盲内障,至酉时黄昏则不见物,至点灯时又见物,能视上者。

13.3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临卧饮汤调下;或酒调下。

1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4 方出《外台》卷二十一引《肘后方》,名见《证类本草》卷七

14.1 组成

蒺藜子(7月7日收,阴干)。

14.2 主治

积年失明不识人

14.3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食后水送下。

14.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5 证治汇补》卷二

15.1 组成

生地、熟地、当归白芍药石斛丹皮柴胡甘草

15.2 功效

养阴血,退虚热

15.3 主治

痨瘵

15.4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方中生地滋阴壮水,专退疲劳之热;熟地补阴滋血,专资耗亡之阴;当归养血荣肝,白芍敛阴和肝石斛益阴平热,丹皮凉血退蒸,生草泻虚火以缓中,柴胡引诸药以入肝也。益肝无补法养阴滋血即所以补肝,水煎温服,使阴血内充,则肝得所养而疲劳自已。

15.5 附注

医略六书》本方用生地十两,柴胡五钱,熟地十两,归身六两,白芍(炒)四两,石斛三两,丹皮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散,水煎,去滓温服

16 《得效》卷十六

16.1 组成

熟地黄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家菊半两,细辛半两,芍药3分,柏子仁1分,甘草半钱(炙),防风1分,北柴胡1两(去芦)。

16.2 主治

肝肾俱虚,圆翳内障黑珠上一点圆翳日中见之差小,阴处见之则大白,或明或暗,视物不明,以冷药治之,转见黑花。

16.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煎,食后服

16.4 制备方法

锉散

17 《千金》卷十一

17.1 组成

山茱萸5分,桂心5分,薯蓣5分,天雄5分,茯苓5分,人参5分,芎7分,白术7分,独活7分,五加皮7分,大黄7分,防风1两半,干姜1两半,丹参1两半,厚朴1两半,细辛1两半,桔梗1两半,甘菊花1两,甘草1两,贯众半两,橘皮3分,陈麦曲1升,大麦糵1升。

17.2 功效

消食破气止泪。

17.3 主治

左胁偏痛,宿食不消,并目昏(目巟)(目巟),迎风泪出,见物不审,遇风寒偏甚。

17.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若食不消,食后服;若止痛,食前服。

17.5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

17.6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补肝散所主木乘土衰,故于萸、桂、天雄等补肝药中添入大黄厚朴贯众以泄内蕴之滞;人参白术茯苓以补内亏之气;干姜、芎,五加以温内阻之血;防风细辛独活甘菊以卫内虚之风;其余薯蓣丹参桔梗橘皮甘草、曲糵随补泻以为佐使耳。

18 《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

18.1 别名

补肝煎、补肝汤

18.2 组成

山茱萸肉半两,当归半两,五味子(炒,杵)半两,山药半两,黄耆(炒)半两,川芎半两,木瓜半两,熟地黄(自制)1钱,白术(炒)1钱,独活4钱,酸枣仁(炒)4钱。

18.3 主治

肝肾二经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发热,或身痛经不调

18.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加大枣水煎服。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8.6 附注

补肝煎(《不居集》上集卷二十四)、补肝汤(《医碥》卷七)。

19 普济方》卷八十一引《圣济总录

19.1 组成

茺蔚子1两半,旋覆花1两,羌活1两,知母1两,甘菊3分,防风2两。

19.2 主治

眼坐起生花外障

19.3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1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0 医方类聚》卷六十五引《龙树菩萨眼论

20.1 组成

决明子5分,防风5分,芎5分,秦皮5分,人参5分,茯苓5分,干地黄5分,枳壳5分,蕤仁5分,石膏5分,黄连5分,青葙子5分,生姜5分,甘草5分,黄芩5分,麦门冬5分,竹沥5合,青羊肝1具(并胆)。

20.2 主治

诸眼疾。

20.3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去肝,纳上药各5分,煎取1升,去滓,入竹沥,入羊肝,更煎5沸,分3次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之。

21 证类本草》卷十一引《简要济众方》

21.1 别名

还明散、还精散、夏枯草散

21.2 组成

夏枯草半两,香附子1两。

21.3 主治

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

21.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腊茶调下,不拘时候。

2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1.6 附注

还明散(《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卫生家宝》)、还精散(《普济方》卷七十一)、夏枯草散(《济阳纲目》卷一○一)。①《医方论》:肝无补法,养血便是补肝,此方但行气而不养血,负此名矣。②《济阳纲目》本方用法:麦冬煎汤调下。

22 审视瑶函》卷五

22.1 组成

羚羊角细辛羌活白茯苓楮实子人参玄参车前子夏枯草防风石斛等分

22.2 主治

偃月障症。

22.3 用法用量

每服钱,食后米饮调下。

2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