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眉

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ǎn méi

2 注解

板眉穴名。《灸法图残卷》:“板眉,在眉上一寸,当眼精(睛)童(瞳)子是。”位与阳白穴同。[1]

阳白经穴名(Yángbái GB1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交会穴。阳:阴之对;白:光明。前额为阳,穴在前额眉上方,有明目之功,故名。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有祛风清热、益气明目作用。主治眼目、头面等疾患,如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眼睑𥆧动、胬肉攀睛迎风流泪瞳子痒痛、目眵雀目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眶上神经痛眼睑下垂近视角膜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一般沿皮刺0.3~0.5寸;可灸。据报道:针刺阳白穴时,可使半数人对红绿光的感受性发生红升绿降的改变,1/4人红绿全升,1/4人红绿全降[2]

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18.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6.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