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NA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英文参考

H-DNA

2 注解

H-DNA又称铰链DNA,是三螺旋结构中较为特殊的一种,1987年由Mirkin等在一种持粒的酸性溶液中首次发现。H-DNA可在任何以镜象重复的寡聚核苷酸中产生(核苷酸序列具有H回文结构)。H-DNA的形成始于共聚物内部突环,其中的双链在一边轻微旋转,折叠回去,以生成第一个三股碱基对。这种成核过程建立了一种非平衡H-DNA构型。缠绕变性导致了其余DNA分子负超螺旋松弛。3′和5′一半的多聚嘧啶链都可以作H-DNA的给予体链,而形成两种异构体如图3-30所示,它们在构型上是等价的。简言之,H-DNA是由部分未缠绕的复合DNA中的一个富嘧啶链,经回折同复合体中伸展的富嘌呤链间形成Hoogsteen氢键而形成的分子内三螺旋,即DNA的双链所形成的三链螺旋。由于形成过程中发生C→C 的转化,故称H-DNA。并把这类序列称为H回文序列。

研究还发现在毫摩尔级的Mg2 和中性pH下,d(G)30·d(C)30所形成一种由GGC三碱基体组成的嘌呤分子内三螺旋结构(H*-DNA),而另外一些研究则发现d(AG)n·d(T)n和d(G)n·d(C)n束道也能形成同时含有H-DNA和H*-DNA的纽结(nodule)三锭结构。如图3-30,在这个DNA结构中,两个三螺旋的顶端含有少数几个未配对的DNA碱基,而且由于不同结构间存在大量的链节,因此,纽结DNA的形成具有较高的成核能,但延伸能较低(因为单链区较少)。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